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新的方法,以幫助癱瘓者僅用思想進行交流。許多新技術依賴於分析患者大腦活動並將其轉化為字母或其他符號的計算機。在六月份線上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貝蒂娜·索爾格及其同事教會了六名健康的成年人透過在計算機螢幕上選擇字母來回答問題。
志願者躺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器(用於測量大腦血流量變化)內,盯著一個螢幕,螢幕上顯示一個包含26個字母和空格鍵的表格。三行字母中的每一行都與三種心理任務之一配對:運動意象任務,例如在腦海中描繪花朵;心理計算任務;以及內心言語任務,在此期間,患者默默地背誦詩歌或祈禱文。螢幕上不同時間突出顯示不同的字母塊。為了選擇一個特定的字母,參與者等待螢幕突出顯示該字母,並執行與該字母所在行相關的心理任務,持續時間與該字母被選中的時間相同。計算機程式無法讀取志願者的想法,但可以區分不同型別的大腦活動,其準確率達到了 82%。
儘管索爾格的研究僅是概念驗證,但新程式是對不斷增長的類似技術集合的有希望的補充。德國蒂賓根大學的尼爾斯·比爾鮑默建立了一種“思想翻譯裝置”,該裝置允許癱瘓患者使用腦電圖(放置在頭皮上的電極網)拼寫單詞和選擇象形圖。布朗大學的約翰·多諾霍及其同事教會了一位癱瘓的男性透過用意念移動游標來開啟電子郵件和玩 Pong 遊戲。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人員還建立了腦機介面,使癱瘓患者能夠用意念在螢幕上每分鐘輸入一到兩個單詞,以及將思想轉化為語音合成器發出的母音的裝置。索爾格裝置的優勢之一是它適用於顱骨嚴重受損的患者。“即使只有一個人受益,我也會非常高興,”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