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一次愉快的長時間有氧運動後,有些人會體驗到所謂的“跑步者愉悅感”:一種伴隨著焦慮減輕和痛感降低的欣快感。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將這種現象與血液中β-內啡肽水平的升高聯絡起來,這種阿片肽被認為可以提升情緒。
現在,德國的研究人員表明,大腦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與大麻的Δ9-四氫大麻酚(THC)作用的系統相同——也可能在產生跑步者愉悅感中發揮作用,至少在小鼠身上如此(《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2015,DOI:10.1072/pnas.1514996112)。
研究小組之所以認為內源性大麻素系統可能參與其中,是因為他們觀察到內啡肽無法透過血腦屏障,團隊成員約翰內斯·富斯(現就職於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中心)說。另一方面,一種名為花生四烯乙醇胺的脂溶性內源性大麻素(在人們跑步後血液中的含量也很高)可以從血液進入大腦,在那裡引發興奮感。“然而,沒有人研究過內源性大麻素對跑步後行為的影響,”富斯說。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未來有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探索內源性大麻素是如何參與其中的,研究小組讓一組小鼠定期熟悉在運動輪上跑步。然後,研究人員將這組小鼠分成兩組:一組跑五個小時,一組保持久坐。在跑完五個小時後不久,第一組的齧齒動物在暴露於所謂的明暗箱測試時,表現出的焦慮行為遠低於久坐組。在該測試中,透過動物從光線充足的區域衝到黑暗處躲藏的頻率來測量小鼠的焦慮程度。
同樣,跑步組的小鼠對疼痛的耐受性也高於久坐組,這可以透過它們在放在熱板上時跳躍或舔爪子的傾向來衡量。
最後,研究人員對給予了內源性大麻素和內啡肽拮抗劑(分別阻斷大腦中的大麻素和阿片受體的分子)的小鼠進行了相同的實驗。內啡肽拮抗劑對結果沒有顯著影響,但用內源性大麻素拮抗劑處理的小鼠和基因工程改造缺乏內源性大麻素受體的小鼠儘管跑了幾個小時,仍然感到焦慮和對疼痛敏感。
研究小組的發現表明,花生四烯乙醇胺等內源性大麻素有助於引起跑步者的愉悅感。“作者透過如此完整地展示了這種關鍵的獎勵系統是如何參與改善運動的心理狀態和疼痛敏感性的,從而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亞利桑那大學人類大腦進化和運動專家大衛·A·雷希倫說。
研究人員寫道,跑步者愉悅感的其他關鍵方面,如欣快感,由於過於主觀,無法在小鼠模型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