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方法或可讓醫生透過核磁共振“看到”阿爾茨海默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已成功使用磁共振成像 (MRI) 來識別導致小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破壞性腦損傷。如果這些結果可以在人身上覆制,它們可能為目前困擾著近 450 萬美國人的疾病提供一種診斷測試。

澱粉樣斑塊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目前只能在屍檢中被識別,儘管患者是根據行為觀察結果被診斷出患有該疾病的。梅奧診所醫學院的約瑟夫·波杜斯洛和他的同事製造了一種新型分子探針,該探針靶向實驗鼠大腦中的斑塊,使其能夠在標準 MRI 掃描中顯示出來。“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簡單 MRI 評估將減輕許多家庭的痛苦,並有望大大改善患者護理選擇,”波杜斯洛評論道。該探針——一種來源於導致人類斑塊的蛋白質的分子——能夠穿過血腦屏障並附著在小鼠大腦中的澱粉樣斑塊上。最重要的是,它還提供了足夠的視覺對比度,可以在動物活著時產生高解析度的 MRI 影像。該研究結果於週五在《生物化學》雜誌線上發表。

研究人員還在已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捐贈的組織上測試了這種新型探針。儘管該分子在人腦中的行為與在小鼠大腦中不同,但該探針成功地標記了斑塊。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該方法是否適用於人類患者,但作者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早期診斷,併為監測疾病進展以及當前療法的療效提供一種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