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 世紀 50 年代,科學家們研究了所謂迷幻藥的效果:來自蘑菇的裸蓋菇素、來自仙人掌的麥司卡林和合成的麥角酸二乙醯胺或 LSD。英國精神病學家漢弗萊·奧斯蒙德根據這類藥物改變心智的特性(例如自我意識的改變)創造了這個名稱。這些藥物在治療晚期病人的慢性疼痛和抑鬱症方面顯示出一些初步希望,但在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娛樂性濫用浪潮導致其被宣佈為非法並停止研究。現在,一項新的、嚴謹的、雙盲研究重新開啟了科學調查的大門,報告了使用裸蓋菇素帶來的精神影響和長期影響。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羅蘭·格里菲斯和他的同事測試了裸蓋菇素(一種從某些蘑菇中提取的藥物,似乎可以模擬大腦中血清素的作用)對 36 名從未嘗試過迷幻藥的中年美國人的影響。這些“老古板”年齡在 24 歲到 64 歲之間,包括 14 名男性和 22 名女性,其中大多數是大學畢業生,事業有成,並參與某種形式的精神活動。
研究人員隨機分配參與者在第一次或第二次測試中接受裸蓋菇素。當不給予裸蓋菇素時,受試者接受了哌甲酯,更廣為人知的名稱是利他林,它與其迷幻藥同類物具有一些藥理作用。在這些療程之前,受試者與一個醫療專業團隊會面了幾次,該團隊將監測他們的體驗,以建立信任和舒適感。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許多研究人員認為,迷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對體驗的期望驅動的,因此監測人員和受試者都不知道何時會給他們服用精神活性藥物。這種盲法似乎奏效了,因為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療監測人員也在 23% 的療程中錯誤地識別了給藥種類。在每個療程中,受試者都躺在舒適的、類似客廳環境的沙發上,並被鼓勵使用眼罩來阻擋視覺干擾,並使用提供古典音樂的耳機。監測人員被指示,如果患者感到焦慮,可以透過支援性談話或觸控來安慰他們。
在大約八小時的療程結束後,參與者被要求填寫一系列旨在探究體驗的性質和質量的問卷。36 名志願者中有 22 名描述了一種所謂的神秘體驗,或者是一種包括與萬物合一的感覺、超越時間和空間以及深刻而持久的喜悅的體驗。
在兩個月後進行的後續訪談中,67% 的志願者將裸蓋菇素體驗評為他們一生中最有意義的體驗之一,將其與第一個孩子的出生或父母的去世相提並論,79% 的人報告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整體幸福感或生活滿意度。對家庭成員、朋友和同事的獨立訪談證實,受試者的行為發生了微小但顯著的積極變化,目前正在進行更多後續研究,以確定這些效果是否會在一年後持續存在。
韋恩州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前主任查爾斯·舒斯特在一篇關於該論文的評論中認為,“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科學調查,以確定該藥物如何產生其效果,以及如何將其用於治療‘臨終的厭倦和痛苦’以及‘酗酒和其他形式的藥物成癮’”。“不能允許繼續濫用這些物質,從而限制其作為理解人類意識、自我意識的神經生物學及其作為治療劑的潛力的工具的用途。” 該研究和評論昨天在《精神藥理學》雜誌上線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