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 против 單獨監禁

長期社會隔離會對大腦造成嚴重而持久的損害 

聖地亞哥—羅伯特·金在六乘九英尺的監獄牢房中獨自生活了29年。

他是“安哥拉三人組”的成員,這是一個三人團體,他們被單獨監禁數十年,並以他們被關押的路易斯安那州立監獄的名字命名。金於 2001 年獲釋,此前一名法官推翻了他 1973 年因殺害一名獄友而被判有罪的判決。自他被宣告無罪以來,他一直致力於提高人們對單獨監禁造成的心理傷害的認識。

“人們想知道我是否有心理問題,是否瘋了——‘你怎麼沒有瘋掉?’” 金在本週於此舉行的年度神經科學學會會議的一個座無虛席的會議上說道。“我看著他們,告訴他們,‘我沒有告訴你們我沒有瘋。’ 我不是說我患有精神病或其他什麼,但是每天被關在六乘九乘十二英尺的牢房裡 23 個小時,無論你外表看起來如何,你都不是理智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據估計,美國監獄中有 80,000 人被單獨監禁,其中大部分是男性。他們每天被限制在約等於一張特大號床大小的沒有窗戶的牢房中 23 個小時,幾乎沒有人與人接觸,除了與獄警的短暫互動。根據在會議上發言的科學家的說法,這種型別的社會隔離和感覺剝奪會對大腦產生創傷性影響,其中許多可能是不可逆轉的。神經科學家、律師和像金這樣的活動家聯手,目標是廢除單獨監禁,認為其是殘酷和異常的懲罰。

大多數被判處單獨監禁的囚犯會在那裡待一到三個月 (pdf),儘管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會在那裡待一年以上;最短時間通常為 15 天。被送往單獨監禁的最常見原因是預防措施(可能是無限期的)或懲罰(更有可能有一個設定的結束點)。一些州已經透過立法,限制哪些人可以被單獨監禁,包括精神病患者和少年犯,以及監禁時間的長短。《聯合國建議禁止單獨監禁超過 15 天,稱任何更長時間的監禁都構成酷刑。

即使在不如“安哥拉三人組”那樣極端的案例中,長期的社會隔離——感到孤獨,而不僅僅是獨處——也會造成嚴重的身體、情感和認知後果。它與早逝風險增加 26% 有關,這主要源於失控的壓力反應,導致皮質醇水平升高、血壓升高和炎症。感到社會孤立也會增加自殺的風險。“我們認為單獨監禁無異於透過社會剝奪判處死刑,” 芝加哥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神經科學助理教授斯蒂芬妮·卡西奧波說道,她與金一同參加了小組討論。

不管好壞,大腦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金所經歷的社會隔離和感覺剝奪很可能改變了他。長期壓力會損害海馬體,海馬體是負責記憶、空間定向和情緒調節的大腦區域。因此,社會隔離的人會出現記憶力喪失、認知能力下降和抑鬱症。研究表明,抑鬱症會導致海馬體中額外的細胞死亡,以及具有抗抑鬱樣特性的生長因子的喪失,從而形成惡性迴圈。當感覺剝奪和缺乏自然光被混在一起時,人們可能會經歷精神病和控制身體自然晝夜節律的基因紊亂。“社會剝奪對大腦結構和功能不利。感覺剝奪對大腦結構和功能不利。晝夜節律失調是不利的,” 密歇根大學神經科學教授胡達·阿基爾說道,她也參加了小組討論。“孤獨本身就極具破壞性。”

金因其單獨監禁的時間而經歷了持久的認知變化。他的記憶力受損,並且失去了導航能力,這都是海馬體受損的跡象。他一度無法識別人臉,但這個問題已經過去了。卡西奧波推測,他大腦中未被使用的社交區域,例如那些參與面部識別的區域,可能在他單獨監禁期間已經萎縮。為了支援這一觀點,費城托馬斯·傑斐遜大學神經科學家理查德·斯梅恩最近對小鼠進行的研究並在會議上展示,結果表明,在社會隔離一個月後,大腦感覺和運動區域的神經元萎縮了 20%。

這些神經元變化是永久性的還是可以逆轉的仍然是一個問題。然而,阿基爾表示,她懷疑 “你能經歷那種體驗,然後帶著與你進去時相同的大腦出來,而且不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金說他之所以能從苦難中倖存下來,是因為他認識到他的案件是“政治化的”,並且比他自己更重要。他和許多支持者認為,“安哥拉三人組”之所以成為目標並被錯誤定罪,是因為他們是黑豹黨的成員。他們的案件後來被聯合國作為單獨監禁不人道的一個例子。根據卡西奧波的說法,金與更大的群體和更大的目標的聯絡可能給了他克服苦難的韌性。“集體認同可以防止個人孤獨,” 她指出。

透過將他們的研究與金的經歷相結合,小組中的神經科學家希望能夠改變人們對該問題的看法和政策。匹茲堡大學法學教授兼小組中唯一的律師朱爾斯·洛貝爾認為他們可以做到:神經科學研究在他贏得的針對加利福尼亞州單獨監禁的集體訴訟中發揮了作用。“神經科學不僅可以成為理解人類狀況的強大工具,” 他說道,“而且還可以在改變人類生活條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Dana Smith 是一位自由科學作家,專門研究大腦和身體。她曾為《大眾科學》、《大西洋月刊》、《衛報》、NPR、《發現》和《快公司》等媒體撰稿。在此之前,她獲得了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

Dana G. Smith 的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