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7歲不滿意的漫遊者,在我這顆無牙的牙齒間遊蕩於城市擴張之中,自我毀滅,滑向悲情,靠偉哥支撐,並尋找一位演奏小號的柔術演員。”
這並不令人意外。《倫敦書評》徵友專欄中的浪漫希望者們經常滑稽地貶低自己,吹噓自己除了其他缺點外,還超過100歲、不育、腸胃脹氣、“骨架大”,並且看起來像“埃爾韋·維勒沙澤,身上帶著麥子的氣味”。《倫敦書評》的大衛·羅斯在《他們叫我淘氣蘿拉》(斯克里布納出版社,2006年)中收集了上述這樣的佳句。
這種謙卑的啟事與線上約會場所中超級英雄般的自畫像形成鮮明對比,在這些場所中,每個女人似乎都很有吸引力、身材苗條且29歲,而每個男人都富有、高大且身材健美。但是,所有失戀的作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向潛在的伴侶傳遞他們的價值(無論是透過自貶還是自我推銷)。心理學家羅伯特·愛潑斯坦在他的文章“線上約會的真相”中,審視了現代求愛揭示了我們什麼。請翻到第28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神經科學家R·道格拉斯·菲爾茲深入研究我們無意識渴望的奧秘,撰寫了一篇關於鮮為人知的顱神經的文章,該神經可能為潛意識的性吸引力提供訊號連線。在“性和秘密神經”中,從第20頁開始,他揭示了關於顱神經零的有趣發現。
大多數人會說,找到愛是獲得更大幸福的關鍵,以及諸如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汽車、更多的金錢和名聲等成就。但研究表明,這些東西都不太可能顯著增加幸福感。心理學家邁克爾·維德曼的“為什麼幸福如此困難”講述了古代人類對更好生活的永久追求——歷史上,這是一種生存優勢——現在如何使我們即使在當今世界的舒適中也感到不滿。從第36頁開始瞭解更多資訊。其中一個教訓是,“快樂的人傾向於從事具有挑戰性和令人著迷的活動”——例如閱讀《大眾科學·思想》雜誌上的文章。好吧,我偷偷地加上了最後一部分。現在高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