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失明的鯊魚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透過碳14測年法發現格陵蘭鯊魚至少有 272 歲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科學家表示,一種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冰冷水域中、幾乎失明的大型鯊魚,正式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格陵蘭鯊(Somniosus microcephalus)的壽命至少為 272 年,可能長達 500 年。這比之前科學文獻中記錄的壽命最長的露脊鯨(Balaena mysticetus)的 211 年還要長。它也打破了關於一條名為花子的著名雌性錦鯉活到 226 歲的傳聞,儘管該傳聞未經證實。

印第安納大學南本德分校的海洋生理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彼得·布什內爾表示,海洋科學家早就知道格陵蘭鯊的壽命很長,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這種魚體型巨大,但生長緩慢,這表明它們的壽命很長。成年格陵蘭鯊的體長超過 6 米,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可能會長得更長。1963 年的一項研究估計,該物種每年生長不到 1 釐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要對鯊魚的年齡進行明確的測量,已被證明很棘手。通常,研究人員會計算魚鰭鱗片或其他骨骼結構上生長的鈣化組織層,這有點像數樹木的年輪。但哥本哈根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也參與這項研究的朱利葉斯·尼爾森表示,格陵蘭鯊的魚鰭小而無棘,而且它們的椎骨太軟,無法沉積可計數的層。

眼睛提供了答案

相反,研究小組決定測量鯊魚眼球晶狀體中心纖維中放射性碳 14 的含量。這些測量結果反映了晶狀體首次形成時海洋中的放射性碳水平。在 2010 年至 2013 年的調查中,對 28 條雌性格陵蘭鯊的測量結果表明,其中最大的一條(體長 5.02 米)當時肯定在 272 歲至 512 歲之間。

布什內爾表示,鯊魚的長壽可能是因為它們的體溫較低且體型巨大,消耗的能量非常少。並非所有寒冷、大型物種都能活到如此長壽,因此,瞭解鯊魚是否有任何特殊的怪癖或分子技巧有助於其長壽將是很有趣的,德國耶拿萊布尼茨衰老研究所的生物學家馬里奧·鮑姆加特說道。

尼爾森表示同意,但他表示自己沒有直接研究這個問題。他更喜歡探索其他謎團,例如鯊魚如何捕獲獵物,以及它們在哪裡交配。

該研究還表明,雌性格陵蘭鯊大約在 150 歲時才達到性成熟,這表明一個世紀的過度捕撈可能會使整個物種滅絕,布什內爾表示。雖然鯊魚本身沒有被過度捕撈,但更大的威脅來自於氣候變化對其環境中的捕撈方式的影響,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亞倫·麥克尼爾說道,該研究所位於昆士蘭州湯斯維爾附近。

“格陵蘭鯊已經被因紐特人捕撈了幾個世紀,現在仍然有很多,”他說。“在我看來,真正的危險在於北極正在因全球變暖而迅速變化,導致商業捕撈和兼捕增加,格陵蘭鯊可能無法應對。”

本文經許可轉載,最初於 2016 年 8 月 12 日首次釋出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