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戰爭技術,1916 年 [幻燈片]

美國亞利桑那號:這艘“超無畏艦”戰列艦(如圖所示,1916 年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服役後離開)是美國海軍最大、最現代化的軍艦。該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水域服役,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珍珠港被擊沉。

圖片來源:《大眾科學》,1916 年 11 月 25 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1916 年開始時,儘管各方傷亡慘重,但大戰的任何參與者都沒有看到勝利的希望,甚至沒有結束的跡象。 交戰各方已經徵用了大部分工業和科學能力,並將相當一部分人口從和平時期的工業轉移到軍事部門。 負責人們拼命想找到某種方法來獲得相對於對手的優勢,無論任何形式的優勢,即使不是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的戰壕中,也是在廣闊的海洋中,這些海洋對於供應戰時生產巨大胃口的貿易至關重要。 這些來自 1916 年《大眾科學》雜誌的幻燈片讓我們看到了那場鬥爭的縮影。

您可以在 scientificamerican.com/magazine/sa 購買穿越第一次世界大戰報道或檔案館全部 171 年曆史的巡覽

丹·施萊諾夫 曾是《大眾科學》的特約編輯,併為該雜誌歷史的七分之一編輯了“50 年、100 年和 150 年前”專欄。

更多作者:丹·施萊諾夫
大眾科學雜誌第 314 卷第 3 期本文最初以“海軍戰爭技術,1916 年 [幻燈片]”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4 卷第 3 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2016-78vPTbxAK3ALtKy5YiObo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