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缺乏總體氣候變化政策的情況下,天然氣將不會成為通向後碳未來的橋樑燃料。
該研究發現,這是因為天然氣很可能取代能源結構中的低碳可再生能源以及煤炭。論文的主要作者、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 Haewon McJeon 表示,大量使用天然氣對全球變暖的淨影響將相當小。
McJeon 說:“排放量有所減少,但減少不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重大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鑑於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隨著水力壓裂和定向鑽井等新技術的出現,能源公司在頁岩儲層中發現了大量新的儲量。奧巴馬政府一直支援天然氣產業,即使低廉的價格促使公用事業公司將發電燃料從煤炭轉向天然氣。
這種轉變通常被認為對氣候有益,因為天然氣在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煤炭的一半。美國的碳排放量已經在下降,一些觀察家讚揚了天然氣相對於煤炭的優勢。
但最近的減排可能是一個假象。《自然》雜誌的研究發現,各國大量使用天然氣在 2050 年之前幾乎不會對變暖產生影響。McJeon 說,為了使天然氣成為通向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未來的“橋樑燃料”,需要制定全面的氣候變化政策。
他說:“我們不能僅僅依靠充足的天然氣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氣候變化問題需要氣候變化解決方案。充足的天然氣可能對許多事情有好處,但它不會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模型顯示天然氣會延遲清潔能源的發展
該研究來自喜歡使用演算法建立一個由經濟、能源市場和氣候變化組成的複雜虛擬世界的“綜合評估”建模者社群。科學家將他們想要探索的情景輸入虛擬現實中,模型會輸出未來地球的樣子。
該領域是由耶魯大學氣候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等人開創的,他透過構建綜合評估模型在 20 世紀 80 年代聲名鵲起。
在《自然》雜誌的研究中,McJeon 和他的同事使用了五種不同的模型,並在每種模型中測試了兩種不同的情景:一個天然氣供應充足的世界和一個天然氣供應受限的世界。
這些模型對資料進行了處理,並描繪了 2050 年的世界。在天然氣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價格將會下跌,與天然氣供應受限的世界相比,人們的天然氣使用量將會增加高達 170%。經濟活動將會加速,世界將缺乏開發太陽能和風能等低碳能源的動力。而且世界將排放大量碳。
事實上,其排放量大致相當於天然氣供應短缺且世界繼續依賴煤炭發電的世界的碳排放量。
因此,無論天然氣供應充足還是不足,世界的氣候最終都大致相同。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員 Christine Shearer 說:“McJeon 及其同事的研究為越來越多的研究提供了佐證,即天然氣使用量的增加並不會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主要是因為它會延遲使用可再生技術等低碳能源,並抑制效率和保護。”Shearer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Shearer 和她在同一大學的同事 Steven Davis 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配套評論中寫道,科學家們的下一步應該是為特定的氣候和能源政策建模,並評估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McJeon 和他的同事們正在研究這個問題,他們的工作應該會在未來幾個月內釋出。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連線》。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