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nversation, 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每年都會發生重大地震、洪水和颶風。這些自然災害擾亂了日常生活,在最壞的情況下,會造成破壞。諸如 卡特里娜颶風和桑迪颶風 等事件造成數千人死亡,並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人們還擔心 全球氣候變化 將 增加與天氣相關的災害的頻率和強度。
我們的研究團隊想知道災害如何影響人們遷入或遷出特定地區的決定。我們建立了 一個新的資料庫,涵蓋了 1920 年至 2010 年美國縣級災害,結合了美國紅十字會以及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 (FEMA) 及其前身機構的資料。
我們的工作表明,人們會搬離遭受最大自然災害的地區,但較小的災害對人口遷移幾乎沒有影響。資料還顯示,這些趨勢可能會加劇美國的不平等,因為富人搬離災害多發地區,而窮人則被留下。
不斷變化的風險
美國是一個大國,許多地區在遭受自然災害的風險方面存在差異。例如,沿海地區或河流洪泛區更容易遭受自然災害,而地勢較高的地區 風險較低。
佛羅里達州和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飽受颶風侵襲;新英格蘭和美國大西洋沿岸地區遭受冬季風暴襲擊;中西部是龍捲風多發地區;密西西比河沿岸的縣容易發生週期性洪水。
西部地區災害相對較少,加利福尼亞州除外,該州主要受乾旱和火災影響。(然而,山區西部宣佈的災害數量較少可能反映了該地區人口有限。)
技術創新降低了我們遭受災害損害的風險。美國的基礎設施已得到升級,以降低洪水、大風和地震帶來的風險。
此外,我們現在可以訪問即時資訊,這使我們能夠意識到正在出現的威脅。例如,在亞洲,海嘯警報 透過簡訊分發。準確的 早期預警系統 可能有助於我們適應,減少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
然而,截至 2010 年,39% 的美國人口 居住在 沿海地區,這些地區更容易發生颶風、洪水和地震。
將氣候變化這個不確定因素新增到這個過程中。基本氣候科學 表明,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自然災害的數量和嚴重程度也將增加。
災害如何塑造一個地區
我們使用新的資料庫來探索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是否比相對平靜的地區流失了更多居民。
我們發現,如果一個縣經歷過兩次自然災害,那麼該縣的人口遷出率就會增加一個百分點,其中對颶風的反應最為強烈。這相當於一個典型的縣損失了大約 600 名居民。一次造成 100 人或以上死亡的特大災害的影響是其兩倍。
在遭受特大災害的地區,貧困率也增加了一個百分點。這表明,不是窮人的人正在遷出,就是窮人正在遷入。這也可能意味著現有的人口陷入貧困。我們將災害活動頻繁的幾十年與相對平靜的幾十年進行了對比,因此我們不太可能僅僅觀察到貧困率較高的地區。
我們特別感興趣的是瞭解 1978 年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 (FEMA) 的成立——該機構協調聯邦對自然災害的響應——可能如何影響人們在災害事件後遷出的可能性。人們可能會期望,如果 FEMA 增加了聯邦救災款項的支付,那麼在此日期之後,居民 不太可能搬離 受災地區。
然而,我們發現,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在 FEMA 成立後,居民更有可能搬離遭受自然災害的縣。這種模式與 最近的研究 相符,該研究記錄了流向災害受害者的聯邦資金主要以失業救濟金和食品券等非特定地點的計劃形式出現。看來許多受災地區的人們拿了錢搬到了另一個縣。
最後,我們比較了居住在低風險縣和高風險縣的人們的行為。與典型縣的人們相比,居住在非常容易遭受災害的地區(例如海岸線或河流平原上的縣)的人們在遭受嚴重衝擊後離開這些地區的可能性高出三倍。
日益加劇的不平等
儘管在為自然災害做準備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我們的研究表明,窮人將面臨越來越大的自然災害活動風險。我們的研究表明,富人可能有資源搬離面臨自然災害的地區,留下不成比例的貧困人口。
在人們越來越關注收入不平等和氣候變化風險的時代,自然災害暴露風險可能成為富人和窮人之間生活質量不平等加劇的另一個原因。我們的研究表明,隨著富裕居民的搬離,不適應自然災害風險的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更加貧困。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