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今天釋出的一份全面的新報告發現,各國為達成新的國際氣候變化協議而做出的集體承諾,使避免災難性變暖的目標指日可待。
報告稱,如果所有國家都充分實施其目標,到2030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約40億噸。屆時,地球上每個人產生的排放量也將下降約9%。
儘管這些承諾還不足以使全球氣溫不高於工業化前水平2攝氏度的科學界公認的閾值,但領導人表示,這些努力大大提高了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聯合國氣候負責人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說:“我們正在朝著將氣溫降低到政府設定的最終防線(即保持在2度以下)的方向前進。”
菲格雷斯在柏林釋出這份綜合報告時援引國際能源機構的調查結果,稱如果這些目標得到充分實施,到2100年,平均氣溫將上升2.7攝氏度。如果沒有采取任何新措施,氣溫可能會上升高達5度。
菲格雷斯在談到這些被稱為“國家自主貢獻預案”(INDCs)的目標時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進步。實際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但這還不夠。” 不過,她認為,來自156個國家(無論大小、貧富)的承諾表明,世界“正在真正地、無可辯駁地、非常果斷地朝著低碳經濟轉型。”
國家自主貢獻預案將構成預計於12月在巴黎簽署的新協議的核心。然而,具體如何運作仍不清楚。目前,這些目標已在聯合國網站上列出,但在它們被納入新的國際協議之前,不會具有法律效力。
環保活動人士表示,他們對眾多國家採取行動感到鼓舞,但表示必須繼續向各國施壓,既要改進其目標,又要在巴黎協議中建立一種定期審查和逐步提高減排承諾的方式。
世界資源研究所氣候變化專案全球主任詹妮弗·摩根在一份宣告中說:“巴黎協議尚未最終達成,但已經提高了我們對可能性的認識。”
她說:“各國必須在巴黎峰會後加快努力,以避免氣候變化。全球氣候協議應包括一項明確的任務,即各國應增加其承諾,併發出盡快逐步淘汰排放的長期訊號。”
後巴黎議程正在形成
諮詢集團“氣候顧問”的執行長、美國克林頓政府的前談判代表奈傑爾·珀維斯表示,這些目標表明世界“正在覺醒”。但是,他說,“同樣清楚的是,我們需要做更多。”
“這些承諾只能使我們達到2度目標的一半。尋找削減全球排放量另一半的方法必須是後巴黎氣候議程的優先事項。這意味著各國需要共同努力,建立創新夥伴關係。這些夥伴關係將減少氣候汙染,而氣候汙染在發展中國家增長最為迅速,”他說。
在昨天《金融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國務卿約翰·克里指出,透過修訂《蒙特利爾議定書》來遏制超級溫室氣體氫氟碳化合物(HFCs)的努力,有助於彌合差距。
克里寫道:“事實是,我們需要抓住每一個機會——在巴黎之前、期間和之後——取得進展。”
他稱即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迪拜舉行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簽署國會議是減少關鍵汙染物生產和消費的“最緊迫的機會”。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重大勝利並不經常或輕易到來。這是一個取得真正進展的難得機會。《蒙特利爾議定書》有可靠的記錄,一項關於氫氟碳化合物的修正案可以避免在本世紀末升溫0.5攝氏度,”他寫道,並補充說,“這也將向世界表明,我們已準備好迎接氣候鬥爭的新篇章。如果我們能在迪拜就氫氟碳化合物達成協議,我們將為在巴黎取得成功奠定更廣泛合作的基礎。”
菲格雷斯指出,在審查的119項國家自主貢獻預案中(基於10月1日提交的預案),約有75%來自發展中國家。至少有一半的國家提到了碳市場,只有25%的國家依靠國際融資來實現其目標。
聯合國綜合報告是去年應各國要求進行的,但中國和印度採取行動阻止了對各國個別雄心進行全面分析。這些國家還抵制在巴黎之後制定例行的目標審查機制以及定期提高雄心的機制的努力。
當在柏林被問及哪些國家需要做更多工作來改進其巴黎目標時,菲格雷斯回答說:“所有國家都需要。”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