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的下一代系外行星探測器將尋找近地行星

凌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旨在發現環繞附近明亮恆星執行的行星

NASA'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 (TESS)

凌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將搜尋超過 85% 的天空,尋找環繞附近恆星執行的行星。圖中,技術人員在航天器 4 月 18 日發射前不久進行工作。

要填補 NASA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空缺並非易事。自 2009 年發射以來,開普勒已經發現了近四分之三的 3,700 多顆已知系外行星。還有數千顆候選行星等待確認。

因此,NASA 在其下一個行星搜尋任務中採取了不同的方法。4 月 18 日,該機構發射了耗資 3.37 億美元的凌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 (TESS),該衛星將仔細檢查 20 萬顆附近的明亮恆星,尋找環繞行星的跡象。TESS 可能會發現比開普勒更少的行星,但它們可以說將更加重要。

“我們關心的不是行星的數量,而是它們環繞附近恆星執行這一事實,”位於劍橋馬薩諸塞州理工學院 (MIT) 的天體物理學家兼 TESS 副科學主管薩拉·西格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TESS 旨在識別行星,這些行星足夠靠近地球,天文學家可以詳細探索它們。團隊科學家估計,該航天器將發現 500 多顆不超過地球兩倍大小的行星。這些世界將構成未來幾十年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包括尋找生命跡象。“我們將看到系外行星研究的全新開端,”西格說。

會見鄰居

開普勒和 TESS 都旨在掃描天空以尋找行星凌星現象,即當行星穿過恆星表面並暫時阻擋其部分光芒時發生的輕微變暗。在其大部分任務中,開普勒凝視著宇宙深邃而狹窄的一角——從地球向外窺視約 920 秒差距(3,000 光年),但僅覆蓋天空的 0.25%。它的天體普查表明,行星在整個銀河系中都很常見。“我們發現行星無處不在,”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位於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的天體物理學家伊麗莎·昆塔納說。

相比之下,TESS 將淺而廣——觀察地球 90 秒差距範圍內的恆星,但覆蓋超過 85% 的天空。它的四個攝像頭將使航天器的視場大約是開普勒的 20 倍。TESS 將首先掃描南半球天空,然後在一年後將注意力轉向北半球恆星;總而言之,它將觀察至少 3000 萬個天體。

觀測區域將在南、北黃道極重疊,黃道極是垂直於地球軌道平面的點。這是經過設計的,因為NASA 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現在計劃於 2020 年發射,也將能夠在任何給定時間研究這些區域。韋伯 6.5 米的主鏡將允許對行星大氣進行詳細的光譜研究,但它將在其他天文研究中受到高度需求。“韋伯的時間將非常寶貴,”麻省理工學院天體物理學家兼 TESS 首席研究員喬治·R·裡克說。

一旦 TESS 發現有趣的行星候選者,一系列地面天文臺將開始行動。這些天文臺將包括行星搜尋的堅定支持者,例如位於智利拉西拉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 HARPS 儀器,以及新的微型系外行星徑向速度陣列 (MINERVA)-Australis,這是一個計劃在澳大利亞圖文巴附近建造的五個 0.7 米望遠鏡組。“如果需要,我們有能力每晚集中精力研究一個目標,”南昆士蘭大學天文學家羅布·威滕邁耶說,他幫助領導 MINERVA-Australis。

這些和其他地面望遠鏡將能夠推斷出 TESS 行星的質量,並由此推斷出它們的成分——是岩石、冰、氣體還是其他物質。

一個全新的世界

最近的研究表明,TESS 可能會產生比之前認為的更大的收穫。今年早些時候,麻省理工學院天文學家莎拉·巴拉德重新計算了 TESS 可能在環繞涼爽且數量眾多的 M 矮星周圍發現多少行星——並預測大約有 990 顆這樣的行星,比早期估計多 1.5 倍。大量的發現將使天文學家能夠開始比較廣闊的系外行星類別:例如,瞭解恆星耀斑如何影響行星大氣層,或者不同年齡的恆星周圍環繞著哪些型別的行星。

TESS 很快就會有夥伴。歐洲航天局 (ESA) 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射其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該航天器將測量已知行星的大小——從比地球稍大的行星到大約海王星大小的行星——這些行星環繞附近的明亮恆星執行。歐空局還在為 2020 年代規劃兩個任務:PLATO 用於研究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以及ARIEL 用於研究行星大氣層

下一代任務將及時到來:開普勒已接近尾聲,只剩下幾個月的燃料來幫助它做出最後的發現。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8 年 4 月 4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