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經過漫長而曲折的太陽系之旅,一個名為“信使號”(MESSENGER)的NASA探測器進入了環繞水星的軌道。三十多年來,沒有航天器訪問過這顆最內層的行星,也沒有任何航天器對其進行過長期訪問。“信使號”的到來,意味著NASA及其國際合作夥伴現在在水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上都駐紮了航天器——更不用說地球和月球了。另外兩個NASA探測器正在前往木星和冥王星的途中;還有一個應該在2015年到達矮行星穀神星。人類的足跡從未延伸得如此之遠。
它本可以延伸得更遠,用機器人窺探可能孕育外星生命的奇異衛星,或探索鮮為人知的外行星。一項更具新意的計劃是將火星岩石運回地球進行分析。NASA原本有望啟動這樣一個雄心勃勃的專案,但不幸的是,最近的政治運作迫使該航天機構放棄了其計劃。
總統為2013年提出的預算包括對行星科學的大幅削減,削減幅度超過20%,這可能會使許多未來的任務脫軌。如此不穩定的NASA運作方式威脅著美國在太陽系探索方面穩步取得的進展,而太陽系探索對預算政治的變遷極其敏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將機器人任務送入太陽系需要多年的準備。行星際探測器依賴於隨著時間推移而開發和測試的尖端技術。飛行計劃通常需要在行星排列短暫期間進行準時發射。培養這些複雜的任務需要耐心和穩健的掌控。這就是為什麼一群行星科學家在大約每10年左右的時間裡,在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主持下,制定一個探索藍圖。這個諮詢小組去年釋出了最新的報告,其中優先考慮了將以每美元產生最多科學成果的任務和目標。現在為了相對微薄的3億美元節省而動搖行星科學部門,將迫使NASA偏離這些明智、明確的目標。
削減最嚴重的領域是火星探測,長期以來這是美國的專長。NASA原計劃與歐洲航天局(ESA)在2018年的一次聯合任務中開始從這顆紅色星球帶回樣本的過程。這項計劃可能是本十年最重要的旗艦專案,但似乎已經夭折。隨著總統預算請求的釋出,NASA不得不承認,它將退出2018年的火星任務,以及原定於2016年發射的、同樣與ESA合作的軌道飛行器任務,該軌道飛行器本應尋找火星大氣中微量氣體的起源。這兩項任務本將為回答火星是否曾經適宜居住的問題取得重大進展。
預算削減的斧頭還威脅著將其他頂級探索目標推向更遠的未來。其中最重要的是木星的衛星歐羅巴,科學家懷疑它擁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內部海洋。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兩顆冰巨星只在短暫的飛掠中被探測過。如果不扭轉倒退的政策,這些世界將仍然是未解之謎。
在財政吃緊的環境下,NASA應該專注於它最擅長的事情,以及能夠提供最佳投資回報的事情。太陽系探索符合這兩個標準:美國長期以來一直領導著行星際探索的衝鋒,而由此產生的科學效益相對來說是划算的。今年,NASA的行星科學專案花費了約15億美元——低於NASA為設計國會授權的火箭“太空發射系統”所花費的資金,該系統似乎更有可能滿足航空航天承包商的需求,而不是幫助太空探索事業。來自立法者的此類指令常常在沒有資金支援的情況下落到NASA頭上。
從每納稅美元中拿出僅僅一美分的一小部分似乎是一個很小的代價,就可以將人類機器人的觸角延伸到遙遠的世界——這是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更不用說作為一個技術物種,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如果行星科學必須遭受削減,那麼削減應該分階段進行,以便科學家能夠嘗試減輕對長期計劃的破壞。
在本期雜誌付梓之際,美國眾議院正在審議一項撥款法案,該法案將恢復對行星科學的部分資金。國會應採取這第一步,以穩定該專案,並以與其已被證明的價值相稱的水平投資於行星探索。
大眾科學線上
在 ScientificAmerican.com/jul2012 上評論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