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新任務推動對附近系外行星的詳細調查

一項新任務推動對系外行星的詳細調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任務取得了巨大成功。它發現了數千顆可能的系外行星——圍繞太陽以外的恆星執行的世界——其中 100 多顆已經過審查和確認。這些行星中有許多是已知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迄今為止發現的 25 顆直徑最小的系外行星中,除了一顆之外,其餘全部由開普勒發現。開普勒的巨大成果只有一個星號:這些行星距離我們數百甚至數千光年,距離太遠,無法進行詳細調查。

進入 TESS,即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美國宇航局已批准該衛星於 2017 年發射,耗資 2 億美元。TESS 將比其前身探測更大範圍的天空,以發現新的附近系外行星群,科學家可以使用即將到來的望遠鏡對其進行掃描。“總共我們將檢查大約 50 萬顆恆星,”TESS 首席研究員、麻省理工學院天體物理學家喬治·R·裡ker 說。其中數千顆恆星距離太陽系 100 光年以內。

與開普勒和之前的歐洲 CoRoT 衛星一樣,TESS 將搜尋行星凌日現象:恆星光線短暫變暗,以有規律的間隔發生,這暴露了看不見的系外行星的陰影存在。裡ker 估計,TESS 可能會發現大約 500 到 700 顆地球大小或稍大幾倍的行星,其中少數將可能適合居住。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 TESS 完成其為期兩年的基線任務結束時附近系外行星列表編制完成的同時,天文學家可能在天空中擁有一隻強大的新眼睛,可以詳細檢查新發現的世界。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JWST) 目前計劃於 2018 年發射,應該能夠梳理出附近行星大氣中某些分子的特徵。最終,這些型別的化學特徵可用於推斷行星上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透過模擬 JWST 訓練在附近可能適宜居住的行星上的觀測能力,“我們幾乎可以看到生物特徵,但還不夠,”裡ker 說。“這很可能需要下一代太空儀器才能做到這一點。”

無論如何,如果 TESS 確實可以定位數百顆附近的行星,天文學家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非常忙碌——找出這些行星是什麼樣的,它們可能支援什麼樣的棲息地,並且很可能,將一些未來的探測器發射到一個誘人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