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奇異新世界:“黎明號”如同《星際迷航》般的旅程精準到位

在為期八年的資料收集任務中,“黎明號”將成為首個訪問並環繞除地球以外的兩個太陽系天體的太空探測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美國東部標準時間 2 月 17 日晚上約 7:28, “黎明號”航天器透過火星的引力助推獲得加速和方向改變。該航天器藉助火星(而不是自身寶貴的燃料)進行彈射飛行以調整其軌跡,並繼續其旅程的第一站,即小行星灶神星。 “黎明號”任務進行得非常順利,在經過近一年半的飛行後,當它接近火星時,無需進行任何航向修正。現在它已經飛過火星,它將滑行約四個月,然後啟動其離子驅動發動機,再飛行 26 個月到達灶神星。

任務控制人員將“黎明號”任務與《星際迷航》中描繪的虛構太空旅行相提並論。“黎明號”專案系統工程師馬克·雷曼說:“ ‘黎明號’就像第一艘真正的星際飛船!許多航天器在多個天體上收集了資料,但 ‘黎明號’ 將是第一個去往某處,進入軌道,能夠在那裡停留,然後前往另一個天體並做同樣事情的航天器。” 為了做到這一點,“黎明號”由離子等離子體推進發動機提供動力。然而,與星艦“企業號”上排放等離子體有時是一個壞兆頭不同,“黎明號”將依靠受控排放的等離子體推力來持續加速向灶神星前進。在途中,航天器的離子發動機將使其速度提高到約每小時 24,600 英里(每秒 11 公里),遠遠超過任何航天器曾經達到的速度。

“黎明號”將於 2011 年 8 月進入灶神星軌道,並花費約九個月的時間收集資料,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瞭解太陽系的起源。然後,它將離開軌道,開始其旅程的第二段也是最長的一段:前往矮行星穀神星的兩年零九個月的旅程,穀神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在經過幾個月的資料收集後,“黎明號”任務將結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黎明號”會怎麼樣呢? 雷曼表示:“由於那個神秘天體可能存在大量水,我們有 ‘行星保護’ 要求。”(有人說“首要指令”嗎?)

本質上,這意味著“黎明號”不會被髮射撞擊穀神星。 雷曼繼續說道:“現在沒有任何理由相信穀神星上存在生命,但那裡可能正在發生與地球上生命發展之前的化學反應有關的化學反應,也可能在其他地方!因此,為了保護那個迷人的環境,我們目前被要求將航天器留在軌道上,該軌道至少在 20 年內不會撞擊穀神星。”

那麼,“黎明號”會悄無聲息地結束嗎?也許不會。如果可以獲得更多資金,並且離子發動機的油箱中有足夠的剩餘氙燃料,那麼可以考慮“黎明號”的新目標——也許可以再次大膽地前往以前任何航天器都未曾到達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