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品分崩離析時

隨著現代藝術中使用的塑膠降解,科學家們轉向奈米技術來將其修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編者注: 在2016年3月18日,第一段中關於丙烯酸樹脂的引用已被刪除,以避免暗示丙烯酸藝術家顏料不適合在一百年內展出。]

博物館和藝術畫廊的文物保護人員有一個很大的擔憂。據一個名為Nanorestart的專案研究人員稱,他們認為他們現在展示的藝術品很有可能在一百年內不適合觀看。為什麼?1940年後,藝術家開始使用塑膠基材料,這與古典畫家使用的油基顏料大相徑庭。事實證明,塑膠也更加脆弱。它的化學鍵容易斷裂。而且它們無法使用文物保護人員歷史上依賴的技術進行修復。

因此,藝術品保護科學家們求助於奈米技術尋求幫助。在Nanorestart專案(其理念是使用奈米材料修復藝術品)中,一個由27家博物館、大學和化學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由歐盟提供財政支援——於2015年開始著手處理四項任務。首要目標是清潔當代藝術表面。第二是穩定畫布和繪畫層。第三是去除不需要的現代材料。第四是尋找增強藝術品保護的方法。藉助在奈米尺度上發揮作用的新型材料,工作人員希望能夠滲透到藝術品底層的聚合物網路中,去除降解的瑕疵,並穩定剩餘的結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個名為Popart(博物館藏品中塑膠藝術品的保護)的相關專案開發了光譜和色譜分析技術,用於識別藝術品中的塑膠成分,這是保護它們的第一步。研究人員還追蹤了這些塑膠降解的方式,這是一個重要的步驟,因為降解副產品——例如氣體——也會損壞陳列櫃中的附近物體。在不損壞這些物體的情況下清潔它們也是一個主要關注點。您可以在這裡觀看科學家解釋各種清潔技術的影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