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甲烷之謎加深

在紅色星球上度過兩年後,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排除了對觀測到的甲烷峰值的季節性解釋

美國宇航局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拍攝的自拍照。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說,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在兩年前探測到的一個大型甲烷峰值並非由紅色星球上的季節性變化引起。

在2013年末和2014年初的幾周內,好奇號注意到大氣中的甲烷(一種可能表明微生物活動的 газовый)從約十億分之0.7的平均背景水平飆升至十億分之7。

這種增加發生在探測器的第一個火星秋季。但是,美國宇航局官員說,甲烷峰值並未在第二個紅色星球秋季重現。[觀看: 美國宇航局好奇號探測器釋出的火星天氣報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宇航局官員在談到甲烷激增時說:“這是一個偶發的釋放,仍然無法解釋。” “但是,探測器的測量結果確實表明,背景甲烷濃度的細微變化(遠低於峰值期間的含量)可能遵循季節性模式。”

 

官員補充說,如果這種更廣泛的背景模式得到證實,則可能與壓力或紫外線輻射的季節性變化有關。(甲烷可能由地質過程以及生物過程產生,因此它的存在並不能作為火星生命的確鑿證據。)[火星甲烷:它可能意味著生命嗎? (影片)]

地球和火星的傾斜度相似,這使得這兩個行星都有四季。然而,火星的極端情況更多,特別是在每日溫度方面,白天可能會高於冰點,但由於該星球的大氣稀薄,夜間會驟降至零下130華氏度(零下90攝氏度)。

好奇號於2012年8月5日降落在火星96英里寬(154公里)的蓋爾隕石坑內。火星每687個地球日或668.6個“太陽日”(火星日;一個太陽日比一個地球日長39.6分鐘)繞太陽一週。

星期三(5月11日)是好奇號在火星上的第1,337個太陽日,標誌著探測器第三個紅色星球年的開始。因此,該探測器已經在火星上經歷了兩個完整的季節性週期,這就是為什麼任務團隊成員能夠開始得出關於季節性模式的一些結論或推論的原因。

儘管好奇號的主要任務是評估蓋爾隕石坑過去和現在支援微生物生命的能力,但該探測器還在定期測量環境引數,例如溫度,壓力和紫外線。

這些長期觀測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瞭解當今火星的氣候行為。這些資料還可以與火星過去較為潮溼的天氣進行比較,美國宇航局正在透過其他任務(如MAVEN(火星大氣和揮發物演化)和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來了解這些情況。

密歇根大學好奇號科學團隊的合作者Germán Martínez在同一份宣告中說:“火星比我們的星球乾燥得多,尤其是赤道附近的蓋爾隕石坑是火星上非常乾燥的地方。” “水蒸氣含量比地球少一千到一萬倍。”

好奇號的探測器環境監測站(REMS)看到的空氣溫度從夏季一天的60.5華氏度(15.9攝氏度)到冬季夜晚的零下148華氏度(零下100攝氏度)不等。

美國宇航局官員說,大氣中的水分含量在較暖的月份增加,而相對溼度在較冷的月份較高。大氣壓力也有規律的週期,冬季達到最低點,春季達到最高點。研究人員說,這是由於季節性極地冰蓋在春季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在冬季則從大氣中凍結出來。

版權所有 2016 SPA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

Elizabeth Howell (she/her), Ph.D., is a staff writer in the spaceflight channel since 2022 covering diversity, education and gaming as well. She was contributing writer for Space.com for 10 years before joining full-time.

More by Elizabeth Howell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