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一種被暱稱為“盜墓者”的鼴鼠狀哺乳動物在導致恐龍滅絕的事件中倖存下來。
Necrolestes patagonensis,其名字部分翻譯為“盜墓者”,是經歷恐龍大滅絕的哺乳動物之一。 新研究發現,這種生物的生存時間比古生物學家意識到的長了4500萬年。
Necrolestes 最初於 1891 年在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地區以化石形式被發現,但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學家、研究人員約翰·威布林在一份宣告中表示,人們對這種動物知之甚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威布林說:“Necrolestes 是教科書中會出現的那種動物之一,會附帶一張圖片和一個腳註,腳註會說‘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
一個世紀以來,不同機構的研究人員都盡了最大努力研究 Necrolestes,試圖將其準確地放置在哺乳動物進化樹上。 但沒有人能達成一致。 威布林和他的團隊,包括路易斯維爾大學的吉列爾莫·魯吉耶加入了進來。
魯吉耶在一份宣告中說:“這個專案有點令人畏懼,因為我們不得不推翻 100 年來的解釋。”
部分困惑源於這種動物不匹配的特徵,包括朝上的鼻子、緊湊的身體和短而寬的腿。 所有研究人員可以確定的是,它的身體非常適合挖掘。 三角形的牙齒表明它以蠕蟲和其他蠕動的地下爬行動物為食。 [25 種驚人的古代野獸]
然而,在 2011 年,魯吉耶和他的同事發現了一種新的南美洲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它是一個現已滅絕的群體的一部分,該群體生活在晚白堊世和早古新世,大約 1 億年前。 新化石與神秘的 Necrolestes 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只有一根根部固定在頜骨上的臼齒。
這一發現證實了新舊化石均為 Necrolestes,並證明了該群體的滅絕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晚。 古生物學家將此類發現稱為“拉撒路效應”,以聖經中死而復生的人物命名。 Necrolestes 曾被認為與恐龍一同滅絕,但現在已知它的生存時間比其親戚長 4500 萬年,而其親戚大多在恐龍滅絕時滅絕。
研究人員在週一(11 月 19 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報道稱,Necrolestes 的地下生活方式可能解釋了它幸運的命運。
威布林說:“在南美洲的第三紀沒有其他哺乳動物能夠接近它的挖掘、隧道挖掘和地下生活能力。 它一定是在邊緣地帶,在一個允許它生存的生態位中。”
版權所有 2012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 未經許可,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發布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