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基因組測序完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科學,研究人員已經培育出各種各樣的小鼠:肥胖的、瘦弱的、無毛的,或患有特定疾病的,僅舉幾例。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小鼠基因組首個草圖序列,應該能使這些微小的齧齒動物在未來對各種疾病的研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小鼠和人類擁有相似數量的基因(約30,000個),並且在人類疾病相關的基因中,近90%在小鼠中都有對應物。

國際小鼠基因組測序聯盟對小家鼠超過95%的遺傳密碼進行了測序和分析,小家鼠包含約25億個DNA鹼基對,而人類基因組則為29億個。“我們與小鼠共享99%的基因,”英國劍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的簡·羅傑斯說,“我們甚至擁有可以長出尾巴的基因。” 事實上,只有大約300個基因是這兩個生物獨有的,這進一步支援了使用小鼠模型來研究各種疾病以及測試新型療法。關鍵差異在於基因組中控制免疫、解毒、嗅覺和性別的區域,考慮到齧齒動物通常居住的地方、它們如何尋找食物以及它們可以產生的後代數量,這很有道理。

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的艾倫·布拉德利表示,小鼠基因組“對研究人員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其意義與人類基因組相當”。 事實上,透過將小鼠基因組的特定部分與我們自己的基因組進行比較,科學家可以獲得僅從檢查我們自己的遺傳密碼無法獲得的見解。例如,日內瓦大學醫學院的斯蒂利亞諾斯·安託納拉基斯和他的同事今天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其他研究結果突出了人和小鼠之間非蛋白質編碼序列的相似性。透過將人類21號染色體與小鼠基因組的相應部分進行比較,該團隊確定了2,262個非基因DNA片段被保守下來。由於進化使這些DNA片段完整無缺,科學家們推測它們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可能在特定時間和地點對其他基因施加控制,或者為染色體提供正常運作所需的結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