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人能夠完美靜止。無論我們多麼努力,我們的身體都會不斷做出細微調整,導致我們在站立時輕微搖擺。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比未患病的人更容易搖擺,這可能為治療和診斷這種疾病提供新的方法。
當心理學家診斷雙相情感障礙時,他們通常會尋找躁動狂躁和黯淡抑鬱之間的情緒波動。之前的研究已將雙相情感障礙與小腦和基底神經節的異常聯絡起來,這些大腦區域對於運動控制也很重要。這種聯絡促使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家阿曼達·博爾貝克及其同事假設,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也可能存在運動技能問題。
為了驗證他們的想法,博爾貝克的團隊讓 16 名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和 16 名年齡匹配的健康對照受試者站在一個稱為力平臺的裝置上。該平臺外觀上類似於浴室秤,但它不是測量體重,而是計算來自腳部不同部位的壓力,這表明身體的搖擺程度。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每一項試驗中——無論他們睜眼還是閉眼,以及雙腳分開不同的寬度——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都比健康受試者搖晃得更厲害,這表明運動控制存在問題。患者在閉眼時遇到最大的困難,這表明雙相情感障礙大腦難以整合感覺運動資訊,即來自身體和感官的輸入,這些輸入幫助大腦維持平衡和身體姿勢。
博爾貝克指出,位於大腦底部的小腦有助於調節運動,也參與情緒反應,如恐懼和快樂。此外,小腦還連線到與認知、情緒調節和衝動控制相關的其他大腦部分,而這三個方面正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經常遇到的困難。如果小腦在細胞水平上受損,可能會導致情緒和運動控制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