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幼鼠大約 10 天大的時候,它們首次冒險離開巢穴,離開母親令人安心的存在。 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危險和希望,幼鼠必須學會區分兩者。 但根據昨天線上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母親的存在與否可能在決定哪個是哪個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俄克拉荷馬大學的 Stephanie Moriceau 和 Regina Sullivan 測試了幼鼠如何對一種不熟悉的氣味——薄荷——與對其尾巴的微弱電擊配對做出反應。 帶有電擊的氣味毫無例外地吸引了最年幼的幼鼠,同時排斥了 21 天大的哥哥姐姐們——這個年齡是老鼠完全獨立的年齡。 但是,12 至 15 天大的幼鼠,如果母親在場,要麼學會了喜歡薄荷,儘管受到了電擊,要麼在母親不在場的情況下學會了害怕薄荷。 當在 Y 字型迷宮中再次呈現這種氣味時,有母親的幼鼠總是會朝它移動,而沒有母親的幼鼠則會遠離它。
這種學習似乎是由應激激素介導的。 給七天大的幼鼠注射皮質酮使它們能夠提前開始害怕薄荷香味,而去除皮質酮則使稍大一點的幼鼠對恐懼條件反射免疫。 其他測試表明,母親的存在減少了皮質酮的釋放,從而消除了原本會使幼鼠對氣味產生條件反射的恐懼。 研究人員寫道:“母親改變恐懼學習迴路的能力可能為虐待性依戀以及日後患精神疾病和情緒表達改變的傾向提供線索”,這證明在某些情況下,母親可能並非總是最瞭解情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