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恐龍可能長有類似鳥類的羽毛

首次在植食性恐龍的化石中發現了類似羽毛的結構,而非與鳥類密切相關的恐龍譜系。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可能需要稍微修改一下了——一個新發現的恐龍物種暗示,羽毛在古代野獸中比人們曾經認為的更為普遍。

研究人員在西伯利亞發掘出一種新的屬和種的植食性恐龍(稱為Kulindadromeus zabaikalicus)的數百塊化石,它們同時具有羽毛和鱗片。這項發現表明,大多數恐龍都長有羽毛,它們最初用於保溫或吸引配偶,後來才依賴羽毛的邊緣進行飛行。這項研究的詳細內容於今天(7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我們第一次在一種與鳥類譜系相距甚遠的恐龍中發現了類似羽毛的結構,”研究合著者、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帕斯卡·戈德弗羅伊特說。[檢視這些長羽毛恐龍的照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鳥類起源於恐龍。自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古生物學家一直在發現大約 20 個不同類群的長有羽毛的恐龍骨骼,但它們都屬於一個單一的譜系,即獸腳亞目,其中包括霸王龍和迅猛龍。事實上,一些科學家認為霸王龍本身可能也長有一些羽毛

戈德弗羅伊特和他的同事發現了數百個同一物種的骨骼,它們來自一種被稱為鳥臀目的植食性恐龍譜系,這些恐龍大約在 1.6 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至晚期生活。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化石被埋在一個似乎是一個大湖的底部。

“這是一種小型動物,不是很引人注目,”戈德弗羅伊特說。它大約 4.9 英尺(1.5 米)長;用兩條細長的腿行走;並長有非常短的胳膊,他說。

這具小型恐龍骨骼的胳膊和腿周圍都覆蓋著儲存完好的、類似絨毛的細長絲狀物。由於這種動物不能飛行,科學家認為這些絲狀物可能起到了保溫作用。該標本還具有更復雜的羽毛,可能用於吸引配偶,戈德弗羅伊特說。這種動物有一條長尾巴,覆蓋著大而薄的鱗片。

研究人員說,羽毛和鱗片等軟組織的儲存非常罕見,這解釋了為什麼之前發現的長有羽毛的恐龍化石相對較少。“儲存羽毛的條件確實非常特殊,”戈德弗羅伊特說。

“這是第一次在與鳥類沒有密切關係的恐龍中發現類似鳥類的羽毛,”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達拉·澤倫尼茨基說,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這出乎意料地揭示了這種羽毛很可能存在於大多數恐龍群體中,”澤倫尼茨基在給《生命科學》的電子郵件中說。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史蒂夫·布魯薩特也同意羽毛可能存在於所有恐龍的共同祖先中。他說,這個想法並不新鮮;在中國發現的其他兩個植食性恐龍化石具有簡單的、絲狀的羽毛,但這是否與鳥類羽毛有關,或者是否獨立進化,還存在爭議。現在,這一新的證據“證明了羽毛也存在於植食性恐龍中,”布魯薩特告訴《生命科學》。

至於化石鱗片,它們類似於現代鳥類的鱗片,而現代鳥類的鱗片實際上是退化的羽毛,研究人員說。例如,在雞中,皮膚中的基因控制羽毛的發育。如果這些基因被修改,雞的腿上就會長出羽毛,就像英國雞一樣。戈德弗羅伊特說,也許原始恐龍已經開發出這種遺傳機制,可以阻止羽毛在其身體的某些部位發育。

研究人員說,必須發現更多的化石,才能確定除了獸腳亞目和鳥臀目之外的其他恐龍群體是否也長有羽毛。“我們在西伯利亞的一個地方發現了[長有羽毛的化石],我們現在將四處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多,”戈德弗羅伊特說。


版權所有 2014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Tanya Lewis is a senior editor covering health and medicine at 大眾科學. She writes and edits stories for the website and print magazine on topics ranging from COVID to organ transplants. She also appears on 大眾科學's podcast Science, Quickly and writes 大眾科學's weekly Health & Biology newsletter. She has held a number of positions over her eight years at 大眾科學, including health editor, assistant news editor and associate editor at 大眾科學 Mind. Previously, she has written for outlets that include Insider, Wired, Science News, and others. She has a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m Brown University and on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Follow her on Bluesky @tanyalewis.bsky.social

More by Tanya Lewis

LiveSci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trusted popular science websites operating today,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discoverie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fascinating breakthroughs that impact you and the wider world.

More by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