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安·施泰納從她在聖路易斯郊區的大學城開車2個半小時,前往密蘇里州奧扎克小鎮森特維爾接種新冠疫苗。她把車開進教堂停車場的一個得來速接種點後,注意到其他等待接種的人與她有一個共同點。
70歲的施泰納說:“這條很短的隊伍裡的每個人都是女性。”
她的觀察反映了一個全國性的現實:接種新冠疫苗的女性多於男性,儘管死於該疾病的男性更多。KHN在4月初檢查了所有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疫苗接種情況儀表板,發現列出性別細分的38個州都顯示,接種疫苗的女性多於男性。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公共衛生專家列舉了造成這種差異的許多原因,包括女性佔醫療保健和教育領域勞動力的四分之三,而這些部門是最初疫苗接種的優先物件。女性的壽命更長也意味著在第一輪疫苗接種資格中,老年人更有可能是女性。但是,隨著資格擴大到所有成年人,這種差距仍在繼續。專家指出,女性作為照護者的角色以及她們通常更傾向於尋求預防性醫療保健是促成因素。
就施泰納而言,她的女兒花了幾個小時在電話和電腦上,為五位親戚尋找並安排疫苗接種預約。“在我的家庭中,女性在接種新冠疫苗方面比男性積極一百萬倍,”施泰納說。“家庭中的女性通常更積極地關注家庭的健康。”
截至4月初,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和男性之間的疫苗接種比例通常接近60%和40%——例如,在阿拉巴馬州,女性佔接種疫苗人數的58%,而在佛羅里達州,這一比例為57%。
但是,各州對疫苗接種的性別衡量標準並不統一。例如,有些州按疫苗總劑量細分統計資料,而另一些州則報告至少接種了一劑的人數。有些州還為非二元性別的人或性別不明的人設定了一個單獨的類別。
少數幾個州會報告一段時間內的性別疫苗接種統計資料。資料顯示,隨著疫苗接種資格擴大到長期護理機構和醫療保健工作者以外的人群,這種差距已經縮小,但並未消失。
例如,在肯塔基州,截至2月初,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的居民中,64%是女性,36%是男性。截至4月初,這一資料已變為女性57%,男性43%。
在羅德島州——疫苗推出進展最快的州之一,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已完全接種疫苗——差距已從12月13日當週的30個百分點(女性65%,男性35%)縮小至3月21日當週的18個百分點(女性59%,男性41%)。
少數幾個州還按年齡和性別細分了資料,顯示出男女之間的差異在各個年齡段都存在。例如,在南卡羅來納州,截至4月4日,疫苗接種者的性別細分在年輕人中略大:25-34歲年齡組中接種疫苗的人中,女性佔61%,而在65歲及以上年齡組中,女性佔57%。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埃爾文·耿博士表示,一般來說,所有年齡組、種族和族裔的女性使用醫療服務的頻率都高於男性——這也是她們壽命更長的原因之一。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醫學地理學助理教授阿麗亞娜·普萊尼表示,通常是女性管理家庭的醫療預約,因此她們可能更熟悉醫療系統的運作方式。
數十年的研究記錄了男性不太可能尋求護理的原因和方式。例如,《美國男性健康雜誌》在2019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宗教異性戀男性的醫療保健使用情況,並得出結論,男性氣質規範(例如他們應該堅強的觀念)是許多男性避免尋求護理的主要原因。
對新冠疫情和疫苗的態度也會影響誰接種疫苗。
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衛生管理和政策主任麗貝卡·伍茨博士表示,在疫情期間,女性更有可能失去工作,並且在許多情況下,她們承擔了在家教育和照顧孩子的重擔。
伍茨說:“女性比男性更希望這件事結束。”
專家表示,政治態度也在人們對如何應對疫情的看法中發揮作用。去年的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發現,在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中,女性都更有可能表示她們採取了預防措施來避免感染新冠病毒,例如始終保持身體距離,以及在無法與他人保持6英尺距離時在室內戴口罩。
在KFF最近進行的一項全國民意調查中,29%的共和黨人和5%的民主黨人表示他們肯定不會接種疫苗。
來自聖路易斯的保羅·尼豪斯四世稱自己是具有保守傾向的獨立自由主義者,他說他不會接種新冠疫苗。他說,聯邦政府,以及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型製藥公司,正在推廣一種未經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完全批准的實驗性藥物,他不信任這些機構。
34歲的自由音樂家尼豪斯說:“這是一個自由問題。這是一個公民自由問題。我的座右銘是‘讓人們選擇。’”
施泰納計劃在本月底從天主教衛生協會的一本雜誌編輯職位上退休,她說她渴望接種疫苗。她患有免疫系統疾病,使她感染新冠重症的風險很高,而且一年半沒有見到一些孫子孫女了。
但她說,她生活中有些男性願意等待更長的時間才接種疫苗,還有一些侄子不想接種。她說,她的哥哥65歲,在她的女兒為他安排好後,在4月初接種了一劑強生疫苗。
施泰納已經接種了兩劑莫德納疫苗,她說她不後悔在2月份為接種第一劑疫苗而採取了更艱難的往返五小時行程。(她設法找到了一個離她更近的地點接種第二劑。)
她說:“這是為了我自己的安全,為了我的孩子的安全,為了我的鄰居的安全,為了去我教堂的人的安全。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抵制。”
KHN(凱撒健康新聞)是一家報道健康問題的非營利新聞服務機構。它是KFF(凱撒家庭基金會)的一個編輯上獨立的專案,不隸屬於凱撒醫療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