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中風病例增多

《大眾科學》分析發現,這種趨勢因居住地而異

中風患者大腦內部出血的彩色三維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掃描圖。

米切爾·埃爾金德(Mitchell Elkind)並非所有中風患者都在領取社會保障金。近年來,他治療過年僅 18 歲的人遭受的毀滅性中風。而且他並非個例。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近年來美國千禧一代(18 至 34 歲)的中風病例激增。

但是,《大眾科學》的一項分析顯示,這些中風發生的位置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取決於所在地區以及人們居住在農村還是城市地區。這項調查使用了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醫療保健研究與質量局 (AHRQ) 的資料,並由五位中風專家進行了審查,結果發現,西部和中西部地區年輕成年人的中風病例增幅尤其令人擔憂。此外,大城市的中風病例增幅似乎高於農村地區。該分析採用了 AHRQ 醫療保健成本和利用專案 (HCUP) 資料庫中 2003 年至 2012 年的醫院出院資料。

研究結果與早期研究一致,這些研究指出,該年齡組的中風病例在全國範圍內有所增加: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 2003 年至 2012 年的九年間,18 至 34 歲的女性中風病例增加了 32%,而同一年齡段的男性中風病例增加了 15%。《大眾科學》的分析旨在透過探索中風趨勢是否因地點而異來更深入地挖掘資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長老會醫院的中風專家埃爾金德(Elkind)審查了該分析,他說,研究結果“引人入勝且有趣”。“我本以為它在全國範圍內會更統一。”美國神經病學學會主席拉爾夫·薩科 (Ralph Sacco) 指出,關於年輕人中風的“資料很少”。薩科說:“來自不同研究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儘管中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正在下降,但在年輕人群中,中風的發病率可能沒有下降那麼多,甚至可能在上升。” “這些趨勢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人們擔心肥胖、糖尿病和缺乏體育鍛煉對年輕中風患者的影響更大。”他還補充說,吸毒可能是另一個因素。

儘管許多細節尚不清楚,但潛在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埃爾金德說,短期內,年輕人中的嚴重中風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正值收入高峰期的人們殘疾會對他們的家庭和未來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從長遠來看,年輕人中風病例增多——即使是相對輕微的中風——也令人擔憂,因為它們預示著未來 30 年內將會爆發更嚴重的襲擊(因為倖存者的第二次中風更有可能更嚴重,甚至可能致命)。埃爾金德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海灘上的小浪花,但未來的海嘯將會到來”,他指出,肥胖和吸菸等風險因素會隨著時間累積。

“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海灘上的小浪花,但未來的海嘯將會到來”

揭示這一趨勢背後的原因仍然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病學》雜誌上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中風專家瑪麗·喬治(Mary George)及其同事的早期分析發現,肥胖、吸菸和高血壓等中風風險因素在年輕人中正在增加。《大眾科學》的資料分析發現,並非所有 18 至 34 歲年齡段人群的中風資料都與在其他年齡組中觀察到的趨勢相符。例如,年輕成年人在中西部和西部的中風發生率出現了統計學上顯著增加。這與在更廣泛的人群中觀察到的區域風險有些矛盾,後者的風險更多地集中在美國東南部。例如,在人口超過 100 萬的西部城市中,分析發現 2003 年至 2012 年期間中風病例增加了約 85%。在西部地區,中風病例同期增加了 70%。在中西部地區,中風病例增加了 34%。但在南部地區,相對增幅較小,而且與上述其他地區的中風病例激增不同,這種增幅似乎在統計學上並不顯著。

來源:阿曼達·蒙塔涅斯 (Amanda Montañez); 資料來源:醫療保健研究與質量局

如何解釋這種差異?南部被稱為中風帶的一部分,該地區的中風死亡人數在全國最高,而且該地區年輕成年人的中風發生率最初就最高,因此相對增幅較低。其他關於區域趨勢的解釋仍有待探討。汙染可能是一個促成因素,這可能有助於解釋城市地區較高的中風發生率,因為過去的研究表明,中風與長期暴露在高水平的空氣汙染中有關,埃爾金德說。

檢測率也可能存在差異。埃爾金德說,也許像東北地區這樣的地區(中風病例的增幅低於其他一些地區)可能早在 2003 年就已經常規使用成像技術來確診中風。(HCUP 資料沒有關於區域成像的資訊,無法探討這個問題。)

不過,有一些初步跡象表明,這種現象不僅僅是由於成像差異所致。邁阿密大學神經病學系主任薩科指出:“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會看到所有年齡組的中風病例都有類似的增加。” (近年來,全國範圍內的整體中風病例數量有所下降。)薩科補充說:“我認為這些資料與其他資料一致,因此,每當我們看到不同資料集中存在重複一致性時,我們就會開始認真對待它。”“我認為我們在所有地區都看到了這種 [趨勢],而且我們看到中風住院治療的相對增幅正在上升,這令人擔憂。”

此外,2012 年對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至 2005 年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北部年輕成年人中風發生率的分析發現,中風病例的增加不僅僅是由於大腦掃描技術和相關中風檢測技術的改進。“這是每個人首先想到的:[磁共振成像] 的使用率增加。這當然是一種真實現象,但在我們的資料中,我們看到這種 [年輕人中風] 的增加與此無關,”辛辛那提大學神經病學和康復醫學系教授兼主任佈雷特·基塞拉 (Brett Kissela) 說,他領導了 2012 年的工作。他說,年輕成年人群中的吸毒行為也可能起作用。“但這真的很糟糕,我們沒有這個重要問題的答案。”

阿拉巴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中風流行病學家弗吉尼亞·霍華德 (Virginia Howard) 說,由於《大眾科學》的分析基於醫院出院資料,因此醫療保健服務的不同水平也可能在這些趨勢中發揮作用。近年來,許多農村醫院關閉,農村居民有可能在城市或郊區離家較遠的地方尋求治療。這可能使城市化地區的中風發生率看起來比農村地區更高。

最後,中風風險方面的種族差異也可能使結果變得混亂。(例如,黑人美國人通常比白人美國人更容易發生中風。)這種差異也可能在年輕人中起作用,並且可能會影響結果,霍華德說。(HCUP 資料未針對種族差異進行調整)。

霍華德說,這種分析“正是我們應該對資料做的事情——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資料,以將其梳理出來”。她補充說,它有助於澄清研究人員要探索的問題,並強調需要對年輕人中的中風風險進行更多前瞻性研究:“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並促進社群政策和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