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熱浪、乾旱和洪水侵襲 2013 年

美國政府持續目睹極端天氣年復一年地增多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昨日報告稱,6 月份全球平均氣溫為有記錄以來的第五高,高於平均水平的高溫狀況延續了數十年。

該機構表示,6 月是全球氣溫連續第 340 個月高於 20 世紀平均水平,時間跨度超過 28 年。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上一次 6 月份氣溫低於平均水平是在 1976 年 6 月,而任何月份的最後一次氣溫低於平均水平是在 1985 年 2 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與此同時,現在判斷過去一週給美國東部大部分地區帶來痛苦的酷熱天氣是否異常還為時過早。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氣候資料中心的 climatologist Jake Crouch 表示:“這次熱浪仍在發展,因此我們很難將其置於過去熱浪的視角中。”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科學家 Thomas Peterson 上個月撰寫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近幾十年來,美國的熱浪變得更加頻繁,但存在年代際變化。 Peterson 昨日表示,如果考慮整個溫度記錄,1930 年代的熱浪次數最多。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一項評估中指出,全球氣候變化“可能伴隨著熱浪頻率和強度的增加,以及夏季更溫暖”。

六月“更溫暖和更潮溼”
六月的天氣有所緩和。 例如,根據乾旱監測機構的資料,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自 2005 年以來首次擺脫乾旱。 西班牙也經歷了自 1997 年以來最涼爽的六月。

該機構表示,六月期間既沒有厄爾尼諾現象也沒有拉尼娜現象,並且不太可能在秋季出現。 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當赤道太平洋的溫度達到高於或低於平均水平時發生)與許多極端天氣事件有關。

但許多天氣故事都與一系列令人窒息的高溫、乾旱和洪水有關。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從 1 月到 6 月的上半年,與 2003 年並列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七溫暖的年份。 6 月,日本的氣溫比 1981-2010 年期間高出 1.4 攝氏度,而加拿大中北部、西伯利亞北部、澳大利亞中北部和東歐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也高於平均水平。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6 月份美國比正常情況“更溫暖和更潮溼”,月平均氣溫比平均水平高出 2 華氏度。 包括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內華達州和猶他州接近紀錄的高溫出現在西部地區。

Crouch 說:“阿拉斯加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第三溫暖的六月,氣溫比平均水平高出 4 度。”

西部地區在 10 月之前沒有高溫緩解
此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從路易斯安那州到加拿大西部邊境的美國大片地區可能在 10 月之前經歷高於平均水平的氣溫。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的季節性預報員 Dan Collins 表示,阿拉斯加北部的情況也是如此,部分原因是近年來北極冰層減少。 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料顯示,6 月份北極海冰範圍的平均值比 1981-2010 年的平均值低約 2.6%。

與此同時,上個月全球各地的降水模式差異很大。

在美國,6 月份和今年上半年的總體趨勢是美國東部和中西部地區比平均水平更潮溼,而西部地區異常乾燥。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加利福尼亞州 1 月至 6 月期間的乾燥狀況創下紀錄,平均降水量為 31%。 西部的野火燒燬了超過 100 萬英畝的土地,科羅拉多州有數百棟房屋被毀。

儘管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新州擺脫了乾旱,但美國本土仍有 46.1% 的地區處於乾旱狀態。 東南區域氣候中心的區域氣候學家 Chris Fuhrmann 表示,美國東南部也自 2010 年以來首次擺脫乾旱。

東南部的洪水
Crouch 說:“乾旱的範圍在過去一個月中變化不大,但正在遭受乾旱的地方大多經歷了乾旱加劇,包括西南部和大盆地部分地區。”

與此同時,艾奧瓦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今年上半年的降雨量創下紀錄,而特拉華州和新澤西州在 6 月份達到了這一里程碑。 東南部的部分地區出現了洪澇問題,那裡農作物受損嚴重,而像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這樣的地方也經歷了暴雨,建築物受損,據 Fuhrmann 稱。

Crouch 說,在國際上,季風季節給印度造成了重大破壞和生命損失。 紐西蘭部分地區的降雨量也達到了平均水平的二到四倍。

另一方面,Crouch 說,馬紹爾群島“在水資源方面正面臨嚴峻形勢”,原因是 2013 年大部分時間異常乾燥。 5 月,該島國政府宣佈進入災難狀態,稱約有 5,000 人處於直接危險之中(ClimateWire,5 月 10 日)。

“六月確實給該地區帶來了一點緩解,但他們仍然面臨著嚴重的乾旱影響,”Crouch 說。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