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擁有多種多樣的棲息地型別,但熱帶草原生態系統覆蓋了大約一半的面積。哪裡有熱帶草原,哪裡就有火災。“這是系統生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物浦大學生態學家詹姆斯·R·普羅伯特說。燃燒使草得以佔據主導地位,防止較高的灌木和帶刺的矮樹侵佔景觀。草的減少可能會排擠掉牛羚等物種,這些物種以壯觀的年度遷徙而聞名。
十年前,研究人員將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內火災的減少歸因於牛羚種群在牛瘟(一種病毒性疾病)流行後的恢復。當數百萬只牛羚狼吞虎嚥地吃草時,它們從景觀中移走了燃料,使得火災不那麼頻繁和嚴重。
但普羅伯特和他的同事發現,即使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牛羚種群穩定下來之後,以熱帶草原為主的塞倫蓋蒂-馬拉生態系統(橫跨坦尚尼亞-肯亞邊境,其中受保護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火災仍在繼續減少。他們對衛星資料的分析顯示,該地區在2001年至2014年間,野火減少了40%,這與該地區牲畜的急劇增加同時發生。他們在7月份的《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你有大量的食草動物吃草,那麼你的火災就會減少。這是眾所周知的,”普羅伯特說。“但我不認為有人意識到火災下降的程度,並將其與牲畜聯絡起來。”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模式,”圭爾夫大學生物學家約翰·弗裡克塞爾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然而,他警告說,15年的資料仍然是一個相當少量的資訊,從中得出明確的結論。“像這樣的短期相關性表明,這裡有一些有趣的東西,可以為更深入的實驗分析提供基礎,”他補充道。這項研究可能包括人為控制某些地區的火災頻率或放牧強度,然後監測景觀隨時間的反應。
普羅伯特指出,其中一些地方正遭受一種“公地悲劇”,牲畜使用的資源超過了一個地區所能承受的。他說,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可以考慮與牧民合作制定輪牧計劃,從而隨著時間和空間推移分散動物的影響。普羅伯特等人的研究繼續揭示像塞倫蓋蒂-馬拉這樣的野外地區與人類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