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類被認為是元認知的壟斷者,元認知是指思考自身心理狀態的能力。最近,圈養的猿類已經展示了這種技能,它們表明自己意識到自身知識的程度——它們知道何時缺少解決難題或找到食物的關鍵資訊。現在,一項針對半野生獼猴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表明元認知並非人類、猿類或經過訓練的動物所獨有。
哈佛大學的亞歷山德拉·羅薩蒂和耶魯大學的勞裡·桑托斯觀察了 120 只獼猴尋找研究人員事先放置的食物,食物被放置在單根管子的一端或呈 V 字形排列的兩根管子中的一根中 [見上圖]。在這兩種情況下,一半的猴子可以觀看食物的放置過程——所以它們知道食物在哪裡——而另一半猴子的視線被螢幕擋住。每隻猴子只參加了一次。
主要問題是猴子在有螢幕遮擋的兩根管子情況下會做什麼。最有效的策略是窺視 V 字彎曲處的縫隙,這樣它們可以一次檢查兩根管子中是否有食物,但可靠地選擇這種方法需要元認知。特別是,猴子需要意識到它不知道食物藏在哪裡,然後考慮它的選擇並選擇行動方案。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這種關鍵條件下,30 只猴子中有 27 只開始透過窺視縫隙來搜尋,而未遮擋螢幕的兩根管子情況下,已經知道食物在哪裡的猴子只有 13 只。研究人員排除了它們只是簡單地靠近裝置中間的可能性——在單管情況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猴子靠近中心。更重要的是,在隱藏食物的兩管情況下,猴子開始搜尋的時間要長几秒鐘,這表明它們在行動前已經思考過該怎麼做。
羅薩蒂說:“它們可能是隨機檢查每個位置,但它們並沒有這樣做,”這表明元認知在起作用。
研究猿類元認知的佐治亞州立大學的邁克爾·貝蘭稱讚這項研究是重要的新證據:“在證明這在半野生猴群中是真實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更有信心地認為,某些動物會進行元認知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