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警察維護社會穩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21種獼猴中,豚尾獼猴的社會結構介於專制和平均主義極端之間。一隻占主導地位的雄性和雌性主導著一切,但其他猴子之間的衝突很常見,儘管很少極端。大多數此類衝突以第三方干預結束,通常偏向一方。但有時最強大的猴子會實際站在兩個戰鬥者之間,偶爾甚至在沒有威脅他們的情況下,公正地解決衝突。根據新的研究,正是這種偶爾的“警察”行為使得豚尾獼猴社會更加多樣化,而不是分裂成爭鬥的小團體。

傑西卡·弗萊克和她在耶克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同事們研究了一組84只豚尾獼猴,既在正常條件下,又在缺少三隻強大的雄性(包括猴群的領導者,他們主要負責“警察”行為)的情況下進行研究。研究人員記錄了在每種條件下,梳理毛髮、玩耍、坐著時相互接觸以及彼此靠近坐著的時間。在沒有“警察”的情況下,其餘的猴子主要與它們最熟悉的同伴互動,形成小團體並彼此分開坐著,以避免衝突。

弗萊克說:“我們的研究首次表明,這些干預不僅控制了衝突(儘管不頻繁),而且還透過改變個體建立社交網路的方式,對社會組織產生了系統性的影響。” “例如,我們發現,在有‘警察’的情況下,個體有更多的梳理毛髮夥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弗萊克解釋說,研究人員只將占主導地位的猴子移走很短的時間,否則可能會爆發統治權爭奪。他們也無法移除占主導地位的雌性——她有時也扮演著“警察”的角色——因為這樣做會完全擾亂猴子的社會結構。沒有其他猴子站出來填補“警察”的空缺,而且,在另一種變化中,移除一隻較低等級的猴子對整個社交網路沒有影響,這是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結果。

先前的研究表明,大型靈長類動物的社交網路可以減少嬰兒死亡率等等,這意味著諸如“警察”行為之類的衝突管理不僅對於減少戰鬥至關重要,而且對於促進物種生存也至關重要。弗萊克認為,個體及其社會環境之間的這種互動,更準確地描繪了猴子的身體特徵和行為如何與整體環境協同進化。“表型不是為了適應靜態環境而進化的,”她說。“環境和表型都動態地相互構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