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含有對抗癌症的自律細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痣不僅僅是有時難看的皮膚生長物。大多數痣都含有可能引發致命皮膚癌——黑色素瘤——的突變,而且大多數白皮膚的人至少有 10 個這樣的痣。然而,在這些人中,只有六十五分之一的人會在一生中患上黑色素瘤。而現在的研究已經查明瞭一系列機制是如何阻止產生色素的細胞——稱為黑色素細胞——實現任何癌變命運的。

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丹尼爾·皮珀和他的團隊在之前的研究中發現,當痣(或科學術語中的痣細胞)中的細胞開始出現突變跡象時,一個基因程式就會啟動,阻止它們繼續分裂。這種機制被稱為過早衰老——在黑色素細胞自然壽命結束之前將其關閉——它可以阻止一種特定的腫瘤促進蛋白完成其工作。但是,至少有 20 種不同型別的痣,以及幾種癌基因,這些癌基因會產生可能也在起作用的腫瘤促進蛋白。

密歇根大學的皮膚科醫生瑪麗亞·索恩加斯和她的團隊探索了一種特定型別的痣——稱為施皮茨痣——因為它們永遠不會癌變,儘管它們攜帶各種突變和癌基因。科學家們發現,內質網 (ER)——黑色素細胞和其他細胞中將氨基酸摺疊成蛋白質的細胞器——起著關鍵作用。具體來說,它透過感知癌基因的存在並停止其蛋白質摺疊,誘導此類痣中的癌細胞過早關閉。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種能力實際上內置於內質網的正常功能之一。如果它的蛋白質摺疊工作落後,細胞器會觸發研究人員稱之為未摺疊蛋白反應的機制。這會減慢整個過程並阻止氨基酸的流動,從而讓內質網有時間趕上進度。在極端的失敗情況下,它甚至可以觸發細胞凋亡,或細胞自殺。在惡性黑色素細胞的情況下,它們自身的內質網使它們處於停滯狀態——沒有死亡,但不再分裂。因此,痣——以及構成它們的細胞——可以保持這種衰老、非癌變狀態數十年。“我們發現內質網也可以誘導衰老,而這種衰老的誘導取決於被啟用的癌基因型別,”索恩加斯解釋說。“一些癌基因不影響內質網,因此不太容易被阻止,並可能有利於隨後的腫瘤發展。”

研究人員在《自然細胞生物學》十月刊上發表的論文中寫道,這種機制獨立於細胞凋亡運作,是細胞抵抗腫瘤生長的另一種方式。當然,黑色素瘤確實會發生。“我們的資料支援這樣一種觀點,即癌症發生在內質網未被改變或未受突變影響時,”索恩加斯指出。“此外,腫瘤細胞有可能利用[未摺疊蛋白反應]來促進生存和對藥物的抵抗力。”換句話說,黑色素細胞的內部機制既可以幫助抵抗癌症,也可以幫助促進其生長。所有這些都更有理由密切關注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