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覓食:久經考驗與新奇事物

我們有些人喜歡久經考驗的事物,而另一些人則到處尋覓新奇。 為什麼?

我住在一個小鎮上,那裡有數百家餐廳,供應世界各地的美食:壽司吧、披薩店、越南粉、西班牙小吃、肯德基,應有盡有。 我的家人經常外出就餐,我們很欣賞這些口味,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每次外出都探索不同的選單。 但我們沒有。 幾年前,我們發現了一家社群咖啡館,我們都很喜歡,而且基本上我們都去那裡。 那是我們的地方。

我知道其他人是不同的。 我們基本上選擇確定性和可預測性,而其他人則更喜歡探索和變化。 但為什麼人們在這個特性上有所不同呢? 是什麼促使一些人不斷尋找下一個最好的事物、更綠的草地,而另一些人則堅持已知和安全的事物? 我們怎麼知道拐角處沒有一家新的、更好的最喜歡的餐館呢? 我們是否為了不必做決定的奢侈而犧牲了好奇心和新奇感?

心理學家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有些人認為這可能反映了認知風格的根本差異,這種差異植根於我們的神經元中。 這樣想:我們遠古的祖先不得不在熱帶草原上覓食食物和水,但沒有人知道他們會在哪裡找到這些資源。 環境是零散的,這裡有一個水坑,那裡有一群羚羊,但沒有統一性或可預測性。 那麼,最佳的搜尋策略是什麼? 一旦你找到一塊有羚羊的獵場,你是安營紮寨並將其據為己有,還是繼續尋找更好的獵場,然後是更好的獵場?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個不確定的世界
現在快進到現代。 我們的挑戰或許更具智力和抽象性,但我們仍然必須決定如何應對不確定的世界。 面對問題、決定或選擇,我們是全力以赴地挖掘一個想法的全部價值,還是快速地從一個解決方案轉向另一個解決方案再轉向另一個解決方案? 或者,也許我們兩者都做,這取決於問題,來回切換直到找到有效的方法。

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家托馬斯·T·希爾斯、彼得·M·託德和羅伯特·L·戈德斯通決定在實驗室中探索這些問題。 他們想看看人們是否真的具有一致的覓食認知風格,無論是覓食食物還是覓食想法。 他們還想看看,刺激那些古老的覓食神經元——觸發探索或利用本能——是否會影響人們處理現代問題的方式。

由於他們無法真正要求人們在野外尋找食物,他們使用了一些現代工具:一臺電腦和一個棋盤遊戲。 他們讓一群志願者操縱圖示在一個電腦化的世界中“覓食”。 志願者可以四處走動,直到他們偶然發現隱藏的食物或水源,此時他們必須決定是否以及何時繼續前進、繼續搜尋(以及朝哪個方向)等等。 科學家們追蹤了他們的行動軌跡。

但志願者探索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些人在“成團”的世界中覓食,那裡的營養供應較少但更豐富。 另一些人則探索“分散”的環境,那裡的供應更多但數量更少。 這樣做的目的是“啟動”無意識的思維,使其為每個可能的世界使用最佳的覓食策略。 在分散的世界中尋找資源的人理論上最好儘快放棄任何一個地點,快速前進並導航以避免任何重複。 在成團的世界中的人更可能待在原地,利用豐富的營養礦脈,而不是繼續搜尋。

爭搶單詞
那是實驗的第一部分。 之後,志願者們參與了一項更抽象、更智力的搜尋任務:棋盤遊戲拼字遊戲。 他們實際上並沒有玩拼字遊戲,但他們得到了字母,就好像他們要玩一樣,他們必須搜尋記憶,儘可能多地用這些字母組成單詞。 與棋盤遊戲一樣,他們也可以選擇用新字母換掉他們的字母,但在實驗中,他們可以隨時這樣做。 批發交易字母是心理學家們實際觀察到的:他們想將志願者的拼字遊戲策略與他們的覓食策略進行比較,看看他們是堅持使用給定的字母,還是快速放棄一組字母而選擇另一組(更有希望的)字母。 換句話說,那些在精神上為成團世界做好準備的人是否會將他們的拼字遊戲字母視為豐富的團塊,值得堅持使用,而那些為分散世界做好準備的人會快速放棄一組字母而選擇另一組字母?

結果令人震驚。 正如在8月份的《心理科學》雜誌上報道的那樣,那些在野外探索神經元的人在拼字遊戲中也更加不安分和探索性,而那些為利用做好準備的人在轉向抽象的精神挑戰時則更加專注和堅持不懈。 換句話說,人類大腦似乎有能力根據任務的需求在探索和利用之間來回切換。

心理學家還發現,個體在他們的認知風格上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最堅持不懈的覓食者也是最堅持不懈的拼字遊戲玩家,正如食物搜尋中的遊蕩者也傾向於在智力事務中游蕩一樣。 而且大概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他們可能太不安分,無法滿足於一家“足夠好”的社群咖啡館。

但在外用餐是小事。 這些發現對於其他最近關於大腦化學和認知障礙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探索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的覓食——實際的或抽象的——似乎與大腦化學物質多巴胺的減少有關。 同樣,許多與注意力相關的問題——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藥物成癮、某些形式的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都與多巴胺缺乏有關。 心理學家說,計算機覓食可能會揭示一個人的潛在認知風格——是具有毅力還是缺乏毅力。 甚至有可能模擬覓食可能會對思維方式產生長期影響,甚至可能導致認知障礙的療法。 這是一件值得探索的事情。

注:本文最初以標題“現代世界的覓食”發表。

(進一步閱讀)

  • 外部和內部空間的搜尋:廣義認知搜尋過程的證據。 托馬斯·T·希爾斯、彼得·M·託德和羅伯特·L·戈德斯通在《心理科學》雜誌,第19卷,第8期,第802-808頁;2008年8月。

SA Mind 第19卷 第6期本文最初以標題“我們只是人類:現代世界的覓食”發表於SA Mind 第19卷 第6期(),第82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1208-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