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6月22日):在6月22日,美國海岸警衛隊宣佈,一艘遙控車輛發現了來自泰坦號潛水器的碎片。擁有該車輛的公司海洋之門探險公司宣佈,泰坦號和所有五名船上人員都失蹤了。有關該潛水器的更多報道,請參閱“失事的泰坦尼克號旅遊潛水器發生了什麼?”要了解更多關於發現碎片的海底環境,請閱讀“瞭解海洋深處壓力如何劇增。”
以下文章經對話許可轉載,對話是一家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正在進行廣泛的搜救行動,以定位一艘在泰坦尼克號沉船潛水期間失蹤的商業潛水器。
根據美國海岸警衛隊的說法,與潛水器的聯絡在大約潛水一小時四十五分鐘後中斷,船上有五人。該船隻於週日當地時間晚上 9:13(澳大利亞東部標準時間週一下午 12:13)報告逾期未歸。
這次探險由美國公司海洋之門公司運營,是為期八天的旅行的一部分,客人每人支付 25 萬美元參觀沉船地點。截至週一下午(澳大利亞時間週二上午),美國海岸警衛隊海軍少將約翰·莫格表示,該船隻可能還有 70 到完整的 96 小時的氧氣供應乘客。
泰坦尼克號的殘骸位於大西洋深處約 3,800 米處,在紐芬蘭聖約翰斯以南約 700 公里處。在這片廣闊而偏遠的海洋中找到一輛小型公共汽車大小的水下航行器絕非易事。以下是搜救隊面臨的挑戰。
海洋之門公司的泰坦號潛水器失蹤
潛水器是載人水上航行器,其移動方式與潛艇類似,但在範圍上要有限得多。它們通常用於研究和探索目的,包括搜尋沉船和記錄水下環境。與潛艇不同,它們通常有一個舷窗,讓乘客可以向外看,並且有外部攝像頭,可以提供潛水器周圍更廣闊的視野。
失蹤的潛水器是海洋之門公司的泰坦號水上航行器,它可以搭載五人到達水深達 4,000 米的地方。泰坦號長約 22 英尺,速度約為 3 節,或每小時 5.5 公里。雖然潛水器通常透過繫繩連線到水面艦艇,但影片和照片表明泰坦號可能獨立於水面艦艇執行。
根據海洋之門公司的網站,泰坦號用於“場地勘測和檢查、研究和資料收集、電影和媒體制作以及硬體和軟體的深海測試”。
它還具有“即時船體健康監測 (RTM) 系統”。這可能包括應變計,用於監測泰坦號碳纖維船體的健康狀況。應變計是一種感測器,可以測量由壓力、張力和重量變化引起的材料上的作用力和微小變形。
泰坦號的碳纖維船體連線著兩個由複合鈦製成的穹頂——鈦是一種可以承受深海壓力的材料。在海平面以下 3,800 米(泰坦尼克號的深度),您可能會感受到大約是我們在地球表面習慣的大氣壓 380 倍的壓力。
海洋之門公司的“泰坦”號潛水器在其水下發射平臺附近。圖片來源:美國照片檔案館/阿拉米庫存照片
通訊和救援工作
泰坦號本應與其水面艦艇建立聲學連結,透過其末端的應答器(一種用於接收聲納訊號的裝置)和水面艦艇上的收發器(一種可以發射和接收通訊的裝置)進行設定。
此連結允許水下聲學定位,以及向水面艦艇來回傳送短文字訊息——但可以共享的資料量有限,通常包括基本遙測和狀態資訊。
泰坦號是一種電池驅動的水上航行器。鑑於它已與水面艦艇失去所有聯絡,它可能遭受了電力故障。理想情況下,應該有一個緊急備用電源(例如獨立電池)來維持緊急和生命維持裝置——但目前尚不清楚失蹤船隻是否有任何備用電源。
據報道,至少有兩架飛機、一艘潛艇和聲納浮標被用於搜尋該船隻。聲納浮標將監聽水下噪音,包括可能已發出的任何緊急遇險信標。
救援工作中的主要挑戰之一將是應對天氣條件,這將進一步縮小本已狹窄的搜尋視窗。
可能發生了什麼?
在最好的情況下,泰坦號可能失去了動力,並將擁有一個內建安全系統,可以幫助其返回水面。例如,它可能配備了額外的配重,可以將其丟棄以立即增加其浮力並將其帶回水面。
或者,該船隻可能失去了動力,最終沉入海底。這將是一個更棘手的結果。
最壞的情況是,它的耐壓殼體遭受了災難性的損壞。雖然泰坦號的複合船體旨在承受巨大的深海壓力,但其形狀或結構中的任何缺陷都可能損害其完整性——在這種情況下,存在內爆的風險。
另一種可能性可能是船上發生了火災,例如由電氣短路引起。這可能會損害車輛的電子系統,這些系統用於導航和控制船隻。火災在封閉的水下環境中是災難性的事件,可能會使船員和乘客喪失能力。
時間至關重要。搜救隊需要在其有限的供應的氧氣和水耗盡之前找到該船隻。
在科學界,關於載人潛水器的相對價值一直存在爭論,每次部署都會產生安全風險——船員和乘客的安全至關重要。
目前,大多數水下研究和海上工業工作都是使用無人和機器人車輛進行的。其中一輛車輛的損失可能會損害正在進行的工作,但至少不會危及生命。鑑於這些事件,很可能會就使用這些系統支援深海旅遊的相關風險進行激烈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