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和恐龍之間發現“缺失的環節”

快來了解:一項對解剖特徵的新分析表明,鳥類是從恐龍逐漸進化而來的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一項新構建的恐龍家譜表明,鳥類並非一下子從其恐龍祖先進化而來,而是首先逐漸進化的。

研究人員表示,新的肉食性恐龍進化譜系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研究結果表明,鳥類特徵(如翅膀和羽毛)是在數千萬年的時間裡緩慢發展起來的。

但根據今天(9月25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一旦鳥類的身體結構完成,該群體就經歷了爆發式進化,產生了數千個物種。[鳥類祖先:學會飛行的恐龍(圖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史蒂夫·布魯薩特說:“基本上不可能在恐龍和鳥類之間的樹上劃出一條線。”布魯薩特在接受《生活科學》採訪時表示,但在鳥類身體出現後,“某種東西被解鎖了,[鳥類]開始以超快的速度進化。”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鳥類是恐龍譜系的一部分。但由於化石記錄存在許多空白,一些科學家和公眾認為,第一隻鳥和它最近的恐龍祖先之間一定存在“缺失的環節”。但在過去二十年中,越來越多長有羽毛的恐龍化石被發現,尤其是在中國,這表明鳥類的發展是零星的。

布魯薩特和他的同事們檢查了 150 種已滅絕的鳥類及其最近的恐龍親屬的 850 多種身體特徵。研究人員透過使用統計資料分析這些資料,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家譜。

該家譜顯示,鳥類的特徵大約在 1.5 億年前逐漸進化,最早的鳥類與它們最近的親屬沒有區別。

“鳥類”的標籤有點武斷,但科學家認為長羽毛的化石始祖鳥是該群體中的第一個,布魯薩特說。“可能區分鳥類的是有動力飛行的能力,”他說,儘管其他恐龍也可能飛翔。

布魯薩特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恐龍變得越來越‘像鳥’了”,但沒有單獨的缺失環節,他補充說。他說,鳥類和恐龍就像彩虹中的兩種顏色,你可以識別出每一種顏色,但它們在邊界處會互相融合。

研究結果表明,一旦基本身體結構建立,鳥類就開始比其他恐龍群體的進化速度快得多。

該研究的另一位共同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格雷姆·勞埃德在一份宣告中說:“特別酷的是,化石記錄中的證據表明,恐龍的一個奇怪的旁支如何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壯觀的鳥類物種多樣性鋪平了道路。”

研究結果為極端的爆發式進化通常發生在新的身體結構起源之後這一有爭議的觀點提供了支援,這是美國古生物學家喬治·蓋洛德·辛普森在 20 世紀 40 年代首次提出的假設。

研究人員不知道鳥類的什麼特性使它們如此成功。布魯薩特說,也許是因為鳥類體型小、是溫血動物且移動速度快,所以它們能夠生存下來,而非鳥類的恐龍則滅絕了。

但研究人員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鳥類在它們的同伴中表現出色。布魯薩特說,你也可以問為什麼與其他人科動物相比,智人如此成功。

Twitter上關注Tanya Lewis Google+. 在@livescienceFacebookGoogle+上關注我們。《生活科學》上的原始文章。

版權所有 2014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

Tanya Lewis is a senior editor covering health and medicine at 大眾科學. She writes and edits stories for the website and print magazine on topics ranging from COVID to organ transplants. She also appears on 大眾科學's podcast Science, Quickly and writes 大眾科學's weekly Health & Biology newsletter. She has held a number of positions over her eight years at 大眾科學, including health editor, assistant news editor and associate editor at 大眾科學 Mind. Previously, she has written for outlets that include Insider, Wired, Science News, and others. She has a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m Brown University and on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Follow her on Bluesky @tanyalewis.bsky.social

More by Tanya Lewis

LiveSci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trusted popular science websites operating today,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discoverie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fascinating breakthroughs that impact you and the wider world.

More by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