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歧途的企鵝遊向已無食物的覓食地

幼鳥跟隨正確的訊號前往覓食地,但當它們到達那裡時,卻沒有魚可吃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生態陷阱中,自然線索引導動物在不再有利的地方覓食或繁殖,使它們處於巨大的風險之中。自 2000 年以來,生態學家已經確定了二十多個這樣的陷阱。它們包括使玻璃看起來像昆蟲的水的偏振陽光閃爍。 2017 年初,研究人員揭示了海洋中陷阱的第一個證據。幼年非洲企鵝是一種在南非和奈米比亞繁殖的瀕危物種,似乎天生就被設定為沿著海岸線(黃線)追蹤訊號,以尋找鯷魚(紫色)和沙丁魚。然而,由於這些物種被過度捕撈,那裡沒有食物——80% 的幼魚正在死亡。那些倖存下來的幼魚設法再次向南找到路。“但隨後‘它們有了幼雛,幼雛會去並陷入陷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生態學家理查德·舍利說,他領導了這項研究。“這隻會變成一個滅絕漩渦。”

圖片來源:凱蒂·皮克;來源:“追蹤幼年企鵝的元種群揭示了生態系統範圍內的生態陷阱”,作者:理查德·B·舍利等,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第 27 卷,第 4 期;2017 年 2 月 20 日

凱蒂·皮克 是一位科學記者和資料視覺化設計師,擁有天體物理學和新聞學學位。她是《大眾科學》的特約藝術家。

更多作者:凱蒂·皮克
大眾科學雜誌第 318 卷第 2 期本文最初以標題“受誤導的企鵝”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318 卷第 2 期(),第 72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18-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