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諾斯文明起源於歐洲,而非埃及

古代 DNA 表明,古代克里特人由新石器時代人群演化而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來自 Nature 雜誌

當英國考古學家亞瑟·埃文斯爵士在 1900 年於克里特島發現了有 4000 年曆史的米諾斯王宮時,他看到了一個失落已久的文明的遺蹟,其文物與後來的青銅時代希臘人截然不同。他聲稱,埃文斯命名的米諾斯人是來自埃及北部的難民,大約在 5000 年前被來自南方的入侵者驅逐。

現代考古學家對這一事件的版本提出了質疑,現在從克里特島洞穴中提取的古代 DNA 表明,米諾斯文明起源於數千年前在島上定居的早期農民。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米諾斯人在克里特島繁榮了長達 12 個世紀,直到公元前 1500 年左右,據信當時他們遭受了地中海島嶼火山聖托里尼島的災難性噴發以及隨後的海嘯的摧毀。他們被廣泛認為是歐洲最早的“高等文化”之一,以其陶器、金屬製品和色彩鮮豔的壁畫而聞名。他們的文明孕育了希臘神話,例如關於彌諾陶洛斯的故事,這個半人半牛的怪物居住在迷宮中。 

1898 年克里特島擺脫奧斯曼帝國獲得獨立後,埃文斯是最早探索克裡特島的人之一。他的團隊發現了有 4000 年曆史的米諾斯王宮,並發現了與青銅時代希臘文物截然不同的文物,包括厚牆圓形墳墓(這些墳墓與古代北非人的墳墓相似)以及被稱為線形文字 A 和克里特象形文字的尚未破譯的文字。

其他人則認為米諾斯人起源於中東、現代土耳其或地中海地區。對現代克里特人的基因研究幾乎沒有達成共識。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遺傳學家 George Stamatoyannopoulos 研究這個問題已超過十年,他希望透過研究已故米諾斯人的 DNA 來解決這場爭論。他說:“當我開始做這件事時,我的動機之一是想看看亞瑟·埃文斯爵士是否正確。”

Stamatoyannopoulos 的團隊收集了 100 多位生活在 4900 年至 3800 年前克里特島居民的骨骼和牙齒樣本。其中 37 個樣本產生了線粒體 DNA,這種 DNA 是透過母系遺傳的。該團隊在兩個不同的實驗室分析了這些樣本——這是一種古代 DNA 研究中常見的質量控制方法。

文化交流
米諾斯樣本擁有 21 種不同的線粒體 DNA 標記,其中 6 種是米諾斯人獨有的,15 種在現代、青銅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歐洲人群中很常見。米諾斯人都沒有與現代非洲人群相似的線粒體標記。研究結果今天線上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Stamatoyannopoulos 說,米諾斯人很可能起源於從地中海東部和土耳其遷移到歐洲的新石器時代人群。考古發掘表明,早在 9000 年前,早期農民就居住在克里特島,因此這些人可能是米諾斯人的祖先。他補充說,米諾斯和埃及文物之間的相似之處可能是可通航的地中海地區文化交流的結果,而不是大規模遷徙。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分子考古學家 Wolfgang Haak 認為克里特島的早期歷史可能更為複雜,有多個新石器時代人群在不同時期到達。他說:“儘管如此,很高興看到來自歐洲這一地區的一些資料(如果真實的話)為這個龐大而複雜的難題做出了貢獻。”

Stamatoyannopoulos 指出,他的團隊的發現是有限的,因為線粒體 DNA 僅代表每個個體的單一母系譜系——母親的母親,依此類推。該團隊現在計劃與德國圖賓根大學的古遺傳學家 Johannes Krause 合作,對米諾斯人和其他古代人的核基因組進行測序,以更多地瞭解他們的歷史

倫敦大學學院的地中海考古學家 Cyprian Broodbank 說:“在過去的 30 到 40 年裡,人們越來越感覺到米諾斯克裡特文明是由島嶼本土居民創造的。”他歡迎最新提出的支援這一假設的論據。他說:“很高興看到一些關於米諾斯人從其他高等文化遷徙而來的舊假設被駁斥。”

本文經 Nature 雜誌許可轉載。本文於 2013 年 5 月 14 日首次發表

Ewen Callaway is a senior reporter at Nature.

More by Ewen Callaway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