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無論是可愛溫順還是兇猛可怕,動物都會以科學家們剛剛開始認識到的方式影響大腦。在一項針對大腦植入電極用於治療癲癇病患者的研究中,一個國際團隊發現了對動物有特異性反應的神經元。研究中的41名受試者被展示了可識別的地標、物體、動物和人物的圖片,每張圖片約一秒鐘,同時微小的電極測量了他們大腦三個區域中單個神經元的活動。當研究人員分析了每個區域400到550個神經元的電資料時,他們發現在右側杏仁核的神經元活動中出現明顯的躍升,這在其他測試的大腦區域中沒有看到——而且僅在觀看動物圖片後才出現。這份報告由資深作者、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克里斯托夫·科赫及其同事撰寫,於去年八月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線上發表。(科赫還為《大眾科學·思想》(大眾科學 Mind)月刊撰寫“意識再現”(Consciousness Redux)專欄。)
之前在動物身上進行的研究暗示,右半球可能專門用於檢測獵物或威脅。鑑於杏仁核在情緒和喚醒中被提出的作用,這一發現使研究小組推測,右側杏仁核的反應可能具有進化根源。科赫解釋說,更廣泛地說,只有杏仁核的右側對動物有特異性反應這一事實非常誘人,因為這是首次在人類大腦的細胞水平上發現這種半球不對稱性。影像學研究只能檢測到更大的活動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接受癲癇病治療的患者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檢查如此微妙的大腦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