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評論:多疑的頭腦

來自《大眾科學-心智》的書籍和推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多疑的頭腦:文化如何塑造瘋狂
作者:喬爾·戈爾德和伊恩·戈爾德
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2014年

2003年,“艾伯特”來到貝爾維尤醫院的精神病急診室。這位26歲的裝配線工人深信他的生活是一檔電視節目的焦點。在聯合國發生爭吵後,他進入了貝爾維尤醫院,他曾前往聯合國要求避難,以逃離他的電視直播生活。

對於精神病學家喬爾·戈爾德來說,艾伯特是第一個堅信自己的一生都在電視上直播的系列患者中的一位,這種情況與1998年的電影《楚門的世界》中描繪的情況驚人地相似。這些患者促使喬爾·戈爾德和他的兄弟,哲學家伊恩·戈爾德,去調查文化如何影響妄想思維的內容。《多疑的頭腦》是這項研究的結果,這項研究使他們提出了一種透過社會視角理解精神病理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戈爾德兄弟首先回顧了瘋狂的歷史和理論,特別關注了妄想症患者人際關係缺陷的暗示。例如,精神病患者難以理解他人的精神狀態。精神分裂症似乎也具有社會成分:面臨歧視的移民和人口稠密城市中的城市居民面臨更高的患病風險。

基於這些證據,戈爾德兄弟假設每個人都使用“懷疑係統”來解讀和回應社交場合,但當某些人的個人威脅探測器出現故障時,他們就會產生妄想。對於某些人來說,這個系統可能從出生起就有缺陷,或者因嚴重的社會壓力而崩潰。杏仁核缺陷的個體可能難以解碼面部表情,如恐懼或憤怒。當一個人試圖理解不恰當感知到的社會威脅時,就會發生妄想;例如,誇大妄想是讓在人群中感到迷失的人抬高自己地位的一種方式。

作者用歷史和當前的案例研究充實了他們精心彙編的證據。這些是書中最為辛酸的段落,包括一位壓力過大的24歲醫學生放棄學業,試圖在世貿中心遺址復活死者,以及一位忠誠的丈夫,當一系列中風使他變得病態地嫉妒時,他30年的婚姻崩潰了。戈爾德兄弟認為,這些妄想的內容反映了當時流行的時代精神——19世紀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英國人害怕法國間諜和氣動機械,而今天的患者則害怕國家安全域性和iPad。

對時間敏感的文化影響的重視可能是本文提出的最薄弱的論點,它被關於懷疑和直接社會背景的更引人入勝的觀點所掩蓋。但總而言之,作者們對精神病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且細緻入微的描繪。《多疑的頭腦》並沒有將精神疾病簡化為突變和神經遞質錯誤,而是提醒讀者,原本健康的人也可能因不安全感或壓力而產生妄想衝動。在戈爾德兄弟的精神病概念中,精神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界限確實非常微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