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雜誌評論:《痴迷:一部歷史》

《大眾科學-心智》雜誌2008年12月/2009年1月刊的評論和推薦

天生就愛冒犯?

《犯罪的大腦:理解犯罪的生物學理論》 作者:妮可·拉夫特。紐約大學出版社,2008年(24美元)

在科幻電影《少數派報告》中,“先發制人”警察部隊依靠能夠預見未來的人的 vision 來阻止謀殺案的發生。 擁有預知能力的千里眼可能仍然是虛構的。 但根據東北大學犯罪學家妮可·拉夫特的說法,阻止個人犯罪的想法可能即將成為現實。 近期科學的進步,例如人類基因組的解碼,以及由此產生的檢查基因-環境相互作用的研究,為探索性格特徵的生物學基礎開闢了新的途徑,包括犯罪傾向。 拉夫特說,因此,在數十年主要根據社會學因素定義犯罪之後,犯罪學家現在正將其注意力轉向不良行為的生物學原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看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犯罪的大腦》中,拉夫特警告了這種趨勢可能帶來的危險後果:“我們已經有了轉基因作物;也許基因警察和轉基因罪犯也不遠了。” 然而,我們是否會走向這樣一個美麗新世界的 сценарий,取決於專家和公眾如何評估蓬勃發展的生物犯罪學領域的研究和政策,她解釋道。 拉夫特提供了做到這一點的工具。

這本書帶領讀者踏上了一段引人入勝的犯罪學歷史之旅,並詳細介紹了該領域今天的現狀。 儘管我們仍然不知道“犯罪大腦”究竟是什麼,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基因上傾向於犯罪,拉夫特說。 然而,“沒有人註定要犯罪”,因為環境因素也發揮作用,即使對於那些風險最高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拉夫特很好地說明了科學如何在不同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下發展。 例如,過去,關於低智商與犯罪行為之間聯絡的理論引發了一場“強制性優生學”運動,這場運動以犯罪控制的名義導致了強制絕育。 今天,關於遺傳學與行為之間聯絡的理論導致了拉夫特所謂的“‘新’或‘自由’優生學”,其中包括透過選擇來消除“不良”基因,例如對智力遲鈍檢測呈陽性的胎兒進行墮胎。 拉夫特認為,從這裡到“優生犯罪學”的步驟可能很小,特別是如果“操縱性的政治家和無知的公民”掌控了這場運動的話。

《犯罪的大腦》是一記警鐘,強調我們需要認真思考我們允許生物犯罪學朝哪個方向發展,特別是“現在納粹優生學的記憶已經消退”。

祝福還是詛咒?

《痴迷:一部歷史》 作者:倫納德·J·戴維斯。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8年(27.50美元)

承認吧:在您人生的某個階段,您曾完全痴迷過。 也許是對某個特定的專案,或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或者是在您還是新生時對您微笑過的那個受歡迎的高年級學生。 痴迷很常見,通常是無害的,常常是強大的動力和藝術靈感的源泉。 然而,它的極端情況也令人恐懼和憎惡,因為它們構成了強迫症 (OCD) 的基礎,這種疾病在近幾十年中顯然呈爆炸式增長。 我們究竟該如何調和同一種現象的兩種矛盾概念呢?

也許我們不能——但我們可以透過仔細研究社會與痴迷的複雜歷史來獲得一些見解,倫納德·J·戴維斯在他的新書中提出了這個觀點。 自 18 世紀以來,我們對痴迷的理解已經從認為它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瘋狂”,被認為會折磨少數通常是窮人的人,演變為一種可能治癒的疾病,會折磨許多人,包括上層階級。

像強迫症和抑鬱症這樣的精神疾病(或至少是患病傾向)實際上已成為熱情的標誌。 戴維斯認為,這種關聯可能部分解釋了為什麼現在如此普遍地診斷出此類疾病——自 1970 年以來,強迫症的診斷至少增加了 40 倍。

對痴迷及其在人類文化中的地位有濃厚興趣(或可能痴迷)的人會喜歡戴維斯的這本書,這本書還提供了具有痴迷傾向的著名藝術家和精神病學家的傳記。 然而,那些對強迫症純粹有科學興趣的人可能會發現有時會有點無聊。 儘管戴維斯有時會顯得冗長,但他確實提出了幾個有趣的觀點。 其中之一是,戴維斯說,強迫症和健康痴迷之間的區別可能僅僅是自我認知。 強迫症患者感覺自己不正常,並希望自己能夠改變; 沒有強迫症的痴迷者——包括精神病學家認為正常的“強迫型人格”患者——感覺很好。 然而,這兩類人的傾向和行為幾乎完全相同。

考慮到強迫症和“健康痴迷”之間的密切關係,戴維斯認為我們往往在健康和病態之間劃出太強的界限。 許多人的職業需要重複的——幾乎是痴迷的——注意力,我們大多數人都聽從警告,在日常生活中採取謹慎的預防措施,以保持健康並保護自己免受犯罪和財務問題的困擾。 “我們遭受著現代生活多方面的要求,這些要求使我們專注於一件事,或許多單一的事情,”戴維斯寫道。 他解釋說,強迫症只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的一個子類別。

喜劇轉變

《放開上帝》 作者:茱莉亞·斯威尼。不屈不撓公司,2008年(20美元) 計劃於 2009 年初在 Showtime 播出

“所以我在書店裡,看到了史蒂芬·平克的這本書,《心智如何運作》,”喜劇演員兼前《週六夜現場》明星茱莉亞·斯威尼說,“我想,‘心智是如何運作的?’” 這開啟了一段難忘的旅程,無論是在斯威尼的生活中,還是在她新的單人舞臺劇電影《放開上帝》中,這部電影非凡地描述了她跨越宗教與科學鴻溝的歷程。 斯威尼發現,平克提供的關於心智的機械論答案——現代神經科學發現的思想和意識的大腦機制——啟發她用科學的經驗懷疑主義取代了她的天主教信仰,經過許多滑稽的彎路後,她發現經驗懷疑主義“是一種更強大、更可靠的理解世界的工具。”

斯威尼的“我不太聰明”的喜劇形象(考慮到她對科學更深層原理的精彩掌握,這顯然是一種伎倆)是這個轉變故事的完美陪襯。 她對無神論經驗主義的論證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勢利——稱之為“知識分子自大症”——這種勢利感染了一些對宗教信仰的攻擊。 她放棄宗教的慰藉時的悲傷只會加強她的論點。 我從未聽過任何人如此同情地描述宗教和科學的吸引力——或者如此謙虛和幽默地描述兩者之間的選擇。

最佳網路資源
網際網路浩如煙海,很難找到致力於心理健康的優質網站。 真正優秀的資源將易於閱讀的資訊與幫助患者豐富生活的工具結合在一起。 以下是一些最好的——有時有趣,有時感人,最重要的是,有用。

要全面瞭解所有型別的精神疾病,請訪問 Psych Central。 該網站於 1995 年推出,是線上執行時間最長的心理健康站點之一,並被 Time.com 評為 2008 年 50 個最佳網站之一。 您會找到與同齡人交流的地方、藥物庫和測驗,例如“我需要治療嗎?”

Mental Help Net 也幾乎一樣古老,並且也獲得了獎項。 這裡的資訊量驚人,但不要錯過一位名叫“艾倫”的博主兼插畫家撰寫的“抑鬱症入門”,她曾與這種疾病作鬥爭。 要聽取其他患者的親身經歷,請訪問 Schizophrenia.com。 除了收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的部落格外,它還提供了一份關於如何與這種疾病共處的綜合指南。

數百萬人忍受著焦慮症、飲食失調和強迫症——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疾病都是相關的。 在名為 BrainPhysics 的名字古怪但優秀的網站上,患者可以探索這些強迫症譜系障礙的根源,找到當地的醫生和支援小組,並與其他經歷過類似經歷的人聊天。

網際網路上似乎充斥著關於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ADHD) 和其他學習障礙的家長資訊,但很少有網站為孩子們自己提供一些東西。 在 LD Online 上,一個每天為孩子們提供兒童藝術家和作家的專區,補充了為家長提供的模範知識庫。

線上心理健康領域最令人期待的新增內容也許是 afterdeployment.org,這是一個面向退伍軍人和現役軍人以及可能正在應對一系列問題(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女性軍人的網站。 國防部與陣容強大的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共同建立了該網站,這是因為國會的授權。 這個時尚的互動入口網站於 8 月份推出,提供影片、自檢測驗和線上研討會,但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允許使用者保持匿名。 許多軍人擔心治療可能會給軍隊文化帶來汙名——這個網站有可能透過完美地利用網際網路非人際化但又親密的特性來幫助這些人。
 

注意:本文最初印刷時的標題為“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