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書評:《反社會人格者的自白》

來自《大眾科學-心智》的書籍和推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日常精神變態者:《反社會人格者的自白》:一個在眾目睽睽之下隱藏的人生
M. E. 托馬斯
Crown出版社,2013年(25美元)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時不時地裝出撲克臉,以掩飾我們情感上的脆弱。反社會人格者,這個群體占人口的1%到4%,可能不需要這樣的偽裝,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沒有強烈的情感體驗。

儘管有這樣的名聲,但這種性格怪癖並沒有使反社會人格者成為危險的罪犯。反社會人格者散佈在我們鄰居、同事和朋友的網路中。在《反社會人格者的自白》中,托馬斯,一位成功的律師和臨床診斷為反社會人格者的人,加深了我們對成為反社會人格者的意義的理解,並讓我們得以窺探她自己的內心世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例如,研究表明,當面對微小的電擊威脅或看到令人不安的影像時,反社會人格者仍然鎮定自若,而他們的“正常”同類通常會因恐懼而畏縮。儘管這項研究暗示反社會人格者缺乏同情心是一件壞事,但托馬斯認為這種冷酷、無焦慮的舉止是一種優勢,尤其是在應對面試或爭取晉升時。

她還向我們保證,反社會人格者並非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沒有情感。像孩子一樣,反社會人格者傾向於將自己的慾望和福祉置於他人之上,並且經常在不考慮後果的情況下衝動行事。托馬斯對這些特質給予了積極的評價,指出正是這種自信和動力使她能夠在一家著名的律師事務所迅速晉升。她斷言,與同類相比,反社會人格者也往往具有更高的智力和創造技能。

然而,托馬斯確實承認,如果不對她的一些反社會人格傾向加以控制,可能會帶來不利影響。在她早期的職業生涯中,她頻繁換工作,無法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而且她試圖操縱同事的傾向也給她帶來了麻煩。

她最終在學術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法律,也許是教給下一代反社會人格者。畢竟,她吹噓說,反社會人格者是偉大的說謊者,因此擁有贏得官司的技能,無論代價如何。

《自白》的目標是重新定義反社會人格——或者至少消除與之相關的汙名。托馬斯實現了這兩個目標。透過誠實地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能力很強但又存在深刻缺陷的個體,她揭開了自己疾病的神秘面紗。她變得像任何其他在失望中掙扎併為成功奮鬥的人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