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無意識神經科學的誘人之處
莎莉·薩特爾,斯科特·O·利林菲爾德
基礎圖書出版社,2013年(27.99美元)
零食食品巨頭菲多利公司想要向女性銷售更多薯片。因此,他們委託進行了一項神經影像學研究,發現女性在看到閃亮的薯片包裝袋時,與內疚感相關的前扣帶皮層活動增加。為了提高銷量,菲多利改用了啞光包裝袋。
但是,這種更換有多明智呢?心理學家薩特爾和利林菲爾德(後者在大眾科學 Mind的編委會任職)在洗腦中認為,這沒什麼明智之處,這本書記錄了被過度炒作的神經科學的興起。前扣帶皮層的活動也與疼痛、決策和動機相關。這個案例是反向推理的經典例子,即假設你可以透過觀察大腦掃描中哪個區域亮起來來猜測某人在想什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技術徹底改變了神經科學領域。然而,薩特爾和利林菲爾德警告說,科學家、律師和廣告商越來越多地使用腦部掃描對我們的精神狀態和意圖做出籠統的結論,這往往導致對大腦的過度簡化或有缺陷的解釋。
反向推理只是幾種常見錯誤之一。第二個陷阱是神經冗餘,它使用神經科學來揭示一個顯而易見的細節。例如,我們大多數人無需腦部掃描就能瞭解到青少年被告是不成熟的。
在其他情況下,神經炒作誇大了大腦對行為的影響。將成癮稱為慢性腦部疾病旨在減少汙名——這樣成癮者就不會被指責為性格軟弱——並將研究重點重新放在大腦層面的解釋和治療上。然而,這種方法淡化了成癮行為的複雜性,並且無意中透過將成癮與精神疾病聯絡起來而製造了新的汙名。
這些推理錯誤基於一個錯誤的假設,即大腦支配著行為的方方面面。作者認為,這種說法破壞了自由意志和個人責任的存在。
在整本洗腦中,作者對值得稱讚的地方給予了肯定,描述了成像技術如何闡明大腦的結構。他們還解釋說,探測大腦只是揭示思維運作方式的一種方法。正是這種瞭解使我們成為我們的複雜性的渴望,讓科學永遠令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