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評論:《倭黑猩猩與無神論者》

來自《大眾科學-心智》的書籍和推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倭黑猩猩與無神論者:在靈長類動物中尋找人道主義
弗朗斯·德瓦爾
W. W. Norton出版社,2013年(27.95美元)

據說黑猩猩和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樣聰明,但誰是更迷信的猿類呢?在一項旨在調查這個問題的研究中,年輕的黑猩猩觀察到一位研究人員使用棍子從一個透明的塑膠盒子裡取出糖果,使用了有效和無效的動作。黑猩猩很快辨別出釋放糖果的動作,並只重複這些動作。然而,觀看同樣演示的四歲兒童卻模仿了整個過程,包括不必要的動作。德瓦爾認為,孩子們似乎信任實驗者,因此對沒有實際價值的行為投入了一些神奇的意義或“盲目的信任”——這也許是人類迷信傾向的一種症狀。

受人尊敬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和公開的無神論者德瓦爾認為,我們的大腦輕易地懸置現實——稱之為非理性、想象力或信仰——對於人類文化中宗教的發展至關重要。他對宗教抱有科學家的好奇心。與我們這個時代著名的“新無神論者”不同,他對反駁上帝的存在或證明宗教毒害一切沒有興趣。相反,在這本觀察細緻、充滿智慧的書中,德瓦爾思考了我們對宗教的自然接受度,宗教是如何進化的,以及如果有的話,什麼可以取代宗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德瓦爾與宗教的爭論在於宗教對道德的自我指定壟斷。這位埃默裡大學的靈長類動物學家說,善行最偉大的執行者不是全知神靈的憤怒或任何教條式的道德框架,而是我們的情感。德瓦爾提供了生動的例子,說明動物的情感引導的道德行為:大象招募朋友來幫忙拉一個沉重的箱子,黑猩猩拒絕不應得的獎勵,倭黑猩猩在打鬥後安慰失敗者。同情心和互惠,作為親社會行為的基礎,似乎比宗教有更深的進化根源。

如果道德來自情感,宗教來自迷信,那麼是什麼解釋了它們的糾纏呢?德瓦爾認為,隨著社群變得更大、更 impersonal,宗教作為道德行為的監督者而獲得了影響力。但他認為,世俗人文主義可以發揮類似的作用,並且可以透過呼籲人類的潛力而不是詆譭人性的方式來實現。

同樣地,德瓦爾反對達爾文原教旨主義,後者認為我們所有的行為,無論是表面上頑皮還是善良,都由自私的基因決定。我們只能從基因和社會性昆蟲中推斷出關於人性的有限資訊,因為社會性昆蟲缺乏同情心所需的神經迴路。

德瓦爾對人性的看法是樂觀的,但並非天真。好訊息是,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向道德方向傾斜,那麼道德規則“就會像撒在玻璃板上的種子一樣”。壞訊息是,我們天生的同情心和我們創造的宗教都具有強烈的群體內部偏見。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社會中,人類最偉大的道德創新——使親社會情感普遍化和公正化——將需要超越衝突的信仰或生物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