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雜誌書評:書籍、電影及更多

評論和推薦,來自《大眾科學·心智》雜誌 2008 年 8 月/9 月刊

你會恐慌嗎?

《不可思議:災難來臨時誰能倖存——以及為什麼》 作者:阿曼達·裡普利。皇冠出版社/蘭登書屋,2008 年(24.95 美元)

你的飛機剛剛迫降。你什麼也看不見,周圍都是令人窒息的煙霧,但你知道你必須離開飛機。你會跳起來摸索著找到最近的緊急出口,還是待在原地,嚇得動彈不得?你會幫助周圍的人,還是隻顧自己?哪些因素決定了你在災難面前的表現?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些是資深《時代》雜誌記者阿曼達·裡普利在她那本驚悚的書《不可思議》中探討的問題。透過對自然災害、飛機墜毀、火災和恐怖襲擊倖存者的引人入勝的描述,裡普利闡明瞭每個人對危機的反應都不同。她透過採訪從神經科學家到風險分析師等專家瞭解到,這些差異是由生物學和經驗共同決定的。

例如,產生高水平應激相關腦化學物質神經肽 Y 計程車兵更有可能透過美國陸軍後備隊選拔的嚴格訓練測試。但生存不僅僅是化學物質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一個人可以影響自己在危急情況下的機會。在 9/11 事件中身處世貿中心的人,如果參加過消防演習,則更有可能倖存下來。(裡普利解釋說,許多人甚至不知道最近的樓梯在哪裡。)同樣,經驗豐富的警察和消防員——以及經歷過先前災難的人——在危機中的表現優於那些從未遭遇過悲劇的人。

由於經驗如此重要,裡普利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災難準備工作沒有更多地融入我們的文化?許多美國城市都建在斷層線和颶風多發地帶。“很大程度上由於我們居住的地方,災難變得更加頻繁,”她寫道。“但是,隨著我們建造越來越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物和飛機,我們為培養更好的倖存者所做的事情卻越來越少。” 幸運的是,她說,自我教育是可能的:採取簡單步驟(例如檢查樓梯和出口的位置)的人,如果發現自己身處危機之中,則更有能力採取行動。

裡普利在《不可思議》中完成了一項罕見的壯舉。在這本像任何神秘小說一樣激動人心的引人入勝的作品中,她深入探討了一個科學謎團,表達了一個重要且令人信服的政治呼籲,並收集了一些讀者可以用來在不幸面對悲劇時增強自身能力的工具。

菲多,哲學家

《有罪的機器人,快樂的狗:外星心智的問題》 作者:戴維·麥克法蘭。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 年(34.95 美元)

你可能看不到你的貴賓犬和未來的機器人之間有什麼聯絡,但戴維·麥克法蘭認為它們有很多共同之處:兩者都是“外星心智”。因此,麥克法蘭說,如果我們想回答機器人是否可以擁有心智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我們只需要看看我們的動物外星人即可。

動物有心智嗎?如果它們有,我們又如何知道?在《有罪的機器人,快樂的狗》中,英國動物行為學家麥克法蘭審視了人們為解決這些問題而採用的各種科學和哲學方法。儘管他的描述有時很乏味,但麥克法蘭成功地以一種外行讀者可以理解的方式撰寫了哲學方面的文章。他涵蓋了從行為解釋到他所謂的“存在感”等主題,並舉例說明了似乎根植於有意識思維的動物行為。例如,當一隻狐狸接近一隻正在孵蛋的鷸時,這隻鳥會跛著腳離開它的巢穴,假裝受傷。一旦它把捕食者引得足夠遠,它就會飛走。然而,麥克法蘭表明,無論這些動物是否具有精神狀態,鳥類和捕食者的行為都可以得到解釋。

《有罪的機器人,快樂的狗》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例如,如果有人輕輕擠壓狗受傷的爪子,狗會感到疼痛嗎?麥克法蘭說,大多數人可能會回答“是”。但是,科羅拉多州一位農民斬首了一隻公雞,它又活了 18 個月呢?用滴管直接喂入喉嚨後,這隻鳥增重了五磅半,四處走動,甚至試圖啼叫。那隻動物會感到疼痛嗎?

在從各個角度審視了外星心智的問題之後,麥克法蘭推測,大多數暗示動物具有精神過程的屬性都可以在沒有思想的情況下實現:“可能所有被引為動物具有某種心智的證據的現象也都在機器人中得到了證明。” 他最終給讀者留下了一個結論:我們永遠不會真正知道機器人是否會感到內疚,或者狗是否會感到快樂。

選擇癱瘓

《交換條件》 HDNet 電影公司,2008 年

在紐約市一個黑暗的地下室裡,記者艾薩克·諾特發現一群坐在輪椅上的人,低聲細語。一個女人移動她的腿。令艾薩克驚訝的是,他意識到自己打斷了一個互助小組的聚會,這個小組由想要和他一樣的人組成:癱瘓並被限制在輪椅上。

這些是故事片《交換條件》中的角色,他們患有身體完整性認同障礙 (BIID) 的變體,這是一種罕見的精神疾病,會導致人們感到與自己的身體部位疏遠[參見薩賓·穆勒的文章“截肢者羨慕”;《大眾科學心智》,2007 年 12 月/2008 年 1 月]。這個虛構的互助小組的成員使用現實生活中的俚語來稱呼他們特殊的願望:“偽裝者”戴著不起作用的呼吸管,“wannabes”則努力透過攝入麻痺性化學物質或賄賂醫生切斷他們的肢體來變得殘疾。

艾薩克很快愛上了菲奧娜,一個美麗的女人,身上戴著不必要的古董密爾沃基背部支架。電影製作人卡洛斯·布魯克斯創造性地解釋了菲奧娜的行為,融合了對 BIID 的各種解釋。不幸的是,他沒有抓住重點,而是專注於這種疾病更離奇和聳人聽聞的元素,忽略了最新的神經學發現,即腦損傷可能是某些病例的根源。當艾薩克和菲奧娜的症狀都出現古怪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波動時,這部電影及其對 BIID 的處理就偏離了方向。儘管超現實,但這部電影值得稱讚的是,它敢於提出問題:為什麼一個沒有癱瘓的人會想癱瘓?

重返校園

求知慾強的孩子喜歡瞭解大腦。對於那些還太小而無法閱讀《大眾科學心智》雜誌的孩子,這裡有一些很棒的書籍和 DVD 選擇:為什麼家裡的狗的嗅覺比爸爸或媽媽好得多?在《你的大腦內部》(切爾西出版社,2007 年)中,神經科學家埃裡克·H·丘德勒回答了這個問題
以及更多關於大腦不同部位如何工作、我們為什麼會體驗到情緒以及當我們感知、睡眠和記憶時我們的大腦中會發生什麼的問題。遊戲、實驗和插圖幫助 11 歲及以上的孩子理解這些想法。

隨著新聞中越來越多地出現自閉症,一些孩子可能會對
患有這種發育障礙的孩子的日常生活感到好奇。《自閉症:音樂劇》(HBO 紀錄片公司,2007 年)講述了五個自閉症兒童在家人幫助下創作音樂劇,從而超越期望的故事。在 www.cduniverse.com 線上購買 DVD

抽動穢語綜合徵可能影響美國高達 1% 的兒童。在艾美獎獲獎
紀錄片《我有抽動穢語綜合徵,但抽動穢語綜合徵沒有我》(HBO,2005 年)中,十幾名 6 至 13 歲的兒童描述了他們患有抽動障礙的生活所面臨的挑戰。在 www.tsa-usa.org 線上購買 DVD

為什麼覆盆子和藍莓的味道不一樣?我們如何判斷我們看到的是近處的小樹還是遠處的大樹?在一系列為 6 至 8 歲兒童準備的五本書中,名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頂峰出版社,2006 年),作者麗貝卡·奧利恩使用色彩鮮豔的照片和圖畫,生動地解釋了我們的五種感官是如何工作的。神經解剖學通常不是幼兒的主題。然而,內科醫生弗雷德·埃爾利希為 7 至 11 歲的兒童創作了一本色彩鮮豔且引人入勝的書,描述了從蠕蟲到人類的不同型別的動物大腦。在《如果你是水母,你就不能用你的大腦》(藍色蘋果出版社,2005 年)中瞭解這些器官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可以做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