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個由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和哲學家組成的小組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聚會,討論一個看似適合科幻小說的想法: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我們大腦的血肉之軀究竟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意識的、自我審視的、能夠進行批判性思維的頭腦,這仍然是一個謎。小組思考道,也許答案讓我們難以捉摸,是因為我們是一個更高階物種模擬的化身,根本無法發現真相。儘管這個假設很吸引人,但神經科學已經對我們的意識有了足夠的瞭解,可以反駁這種奇特的可能性。
新繪製的人腦網路顯示了協同放電以產生認知的區域。用磁脈衝刺激大腦,同時記錄神經活動可能很快就能檢測到有意識的想法,這對於清醒但無法溝通或對外部刺激做出反應的患者尤其有用。這些發現逐漸消解了人類的孤立體驗,以及一個人永遠無法真正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人真正有意識的想法。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存在於各自的主觀體驗泡沫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感知是大腦的構建。因為大腦在我們意識到自己已經做出決定之前就啟動了一些行為,我們甚至可能推斷出我們每個人都是某種生化木偶,但是實驗證實我們確實擁有自由意志。而且,我們的認知顯然來自高度進化的神經機制,這些機制為我們所有人所共有,用於形成新的記憶、駕馭社會關係 和識別面孔。最終,共同的現實感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內群體”和“外群體”的形成,這可能會造成社會和政治分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如此,在我們意識之外還是發生了很多事情。基於神經元放電模式,演算法可以推斷出肢體癱瘓患者的預期身體運動,闡明無意識的大腦-身體動態。在睡眠期間,大腦在學習、記憶和情緒處理方面取得了關鍵進展。
並且有很多外部因素可以改變我們的現實,從藥物到疾病。可能有多達三分之一的COVID老年患者經歷譫妄,這可能會增加他們日後患痴呆症的風險。精神科醫生現在正在爭論,狂躁發作時,人們報告說回憶增強、同情心和靈性增強,是否可能構成一種新的精神障礙類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像搖頭丸和“神奇”蘑菇這樣的物質,實際上可能有助於恢復對世界的理性看法,而不是扭曲它。
意識可能來自外星程式設計師,或者也許它遍佈我們的宇宙,不僅存在於我們的大腦中,而且存在於萬物之中,正如哲學家菲利普·戈夫所提出的那樣。無論如何,我們思考自己想法的非凡能力——元思考,正如《大眾科學》專欄作家約翰·霍根所稱——將我們置於生命和知覺之間引人入勝的交叉點。無論意識如何從物質中產生,我們的想法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