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變暖導致數百萬只鳥類提前遷徙

天氣雷達資料顯示,許多北美物種的春季遷徙時間每十年提前兩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群鳥和一場暴雨有什麼區別?

這聽起來像個老爸的笑話,但對於生物學家來說,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科學家們最近提出了一種利用天氣技術追蹤候鳥的新方法。

他們發現,氣候變化可能正在影響每年數十億隻鳥類的遷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昨天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氣溫上升導致鳥類每年春季的遷徙時間略微提前。研究發現,它們回家的旅程每十年提前不到兩天。

這聽起來似乎不多。但研究結果令人震驚的是,它們適用於全國各地數百種遷徙物種。

換句話說,氣候變化正在導致自然界最壯觀的自然現象之一發生顯著的、儘管是漸進的變化。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凱爾·霍頓領導的研究人員分析了 1995 年至 2018 年間收集的數百萬份雷達掃描資料。他們使用了一種高科技方法來區分遷徙的鳥類和天氣系統——一種被稱為神經網路的特殊型別的人工智慧。神經網路依賴於複雜的演算法集,可以經過訓練來識別資料中的模式。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訓練他們的神經網路來區分生物模式(即鳥群)和天氣掃描上的降水模式。他們還檢查了全國各地的氣候資料。

結果顯示,春季遷徙時間正在提前,這似乎是由氣溫上升驅動的。研究人員還觀察到秋季遷徙的一些變化,儘管與溫度的關係要弱得多。

先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型別的鳥類可能會改變它們的遷徙模式以應對氣候變化。但這項新研究以更大的規模來看待這個問題。結果反映了從東海岸到西海岸數百個物種的行為。

雖然氣溫上升似乎是主要驅動因素,但其對鳥類行為的確切影響可能因物種而異。鳥類遷徙被認為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新植物的生長或食物的供應。

作者建議,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研究這些關係非常重要。其他研究表明,全球變暖也可能影響春季植被開花的時間或昆蟲和其他食物來源的豐富程度,這些因素會嚴重影響候鳥的生存。

一些科學家擔心,遷徙模式的轉變可能不會與全球變暖的其他後果保持同步,並且一些鳥類可能會因此遭受損失。

與此同時,遷徙時間並不是全球變暖影響候鳥的唯一指標。本月早些時候,在《生態學快報》上發表的一項關於 52 個物種的研究發現,鳥類的身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小,而它們的翼展卻越來越長,這顯然是為了應對氣溫上升。

研究人員認為,較小的體型可能使動物在氣候變暖時更快地散失體熱。

經 E&E News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每日提供有關重要能源和環境新聞的報道,網址為www.eenews.net

Chelsea Harvey covers climate science for Climatewire. She tracks the big questions being asked by researchers and explains what's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about global temperatures. Chelsea began writing about climate science in 2014.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Popular Science, Men's Journal and others.

More by Chelsea Harvey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