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經 The Conversation 許可轉載, The Conversation 是一家報道最新研究進展的線上出版物。
位於烏克蘭北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所在地,三十多年來一直被一個 1000 平方英里(2600 平方公里)的禁區包圍,禁止人員進入。1986 年 4 月 26 日,切爾諾貝利 4 號反應堆因人為失誤而熔燬,向周圍環境釋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粒子和氣體——放射性比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多 400 倍。為了控制放射性汙染物而設立的禁區,也保護了該地區免受人類活動的干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切爾諾貝利在哪裡?
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在 1986 年的事故中被摧毀,導致 1000 平方英里(2600 平方公里)的區域無法居住。
圖片來源:The Conversation (CC-BY-ND)
除了少數工業區外,禁區的大部分地區完全與人類活動隔絕,看起來幾乎正常。在一些輻射水平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的地區,動植物已大量回歸。
一些科學家認為該禁區已成為野生動物的伊甸園,而另一些科學家對此表示懷疑。眼見不一定為實,至少在高放射性區域是如此,那裡的鳥類、哺乳動物和昆蟲的種群數量和多樣性明顯低於禁區“清潔”區域。
我花了 20 多年時間在烏克蘭以及白俄羅斯和日本福島工作,主要專注於輻射的影響。在過去的幾天裡,我多次被問到,為什麼俄羅斯軍隊要透過這片核廢土進入烏克蘭北部,以及在該區域進行軍事活動可能造成的環境後果是什麼。
截至 2022 年 3 月初,俄羅斯軍隊控制了切爾諾貝利設施。
為什麼要透過切爾諾貝利入侵?
事後看來,在切爾諾貝利禁區開展軍事行動的戰略優勢似乎顯而易見。這是一個廣闊的無人區,一條鋪砌的高速公路直通烏克蘭首都,沿途幾乎沒有障礙物或人類開發痕跡。切爾諾貝利區與白俄羅斯接壤,因此不會受到來自北部烏克蘭軍隊的攻擊。反應堆所在地的工業區實際上是一個大型停車場,適合集結入侵軍隊的數千輛車輛。
該發電廠所在地還設有整個地區主要的電網切換網路。從這裡有可能關閉基輔的電力供應,即使該發電廠自 2000 年切爾諾貝利最後四個反應堆關閉以來就沒有發電。對電力供應的這種控制可能具有戰略意義,儘管基輔的電力需求也可能透過烏克蘭國家電網上的其他節點來滿足。
考慮到烏克蘭或其他部隊不太可能冒險在一個擁有超過 530 萬磅(240 萬公斤)放射性乏核燃料的地點進行戰鬥,反應堆所在地可能為抵禦空中襲擊提供了相當大的保護。這是核反應堆在正常執行期間產生的高放射性物質。直接擊中發電廠的乏燃料池或乾式桶儲存設施可能會向環境中釋放比 1986 年最初的熔燬和爆炸多得多的放射性物質,從而造成全球性的環境災難。
切爾諾貝利地面環境風險
切爾諾貝利禁區是地球上放射性汙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反應堆所在地周圍數千英畝土地的環境輻射劑量率超過典型背景水平數千倍。在發電廠附近的所謂紅森林的部分地區,只需幾天暴露就可能接受危險的輻射劑量。
切爾諾貝利地區各地的輻射監測站記錄了入侵造成的第一個明顯的環境影響。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生態中心為預防事故或森林火災而設定的感測器顯示,從 2022 年 2 月 24 日晚上 9 點之後開始,主要道路沿線和反應堆設施附近的輻射水平急劇上升。那時,俄羅斯入侵者從鄰國白俄羅斯抵達該地區。
由於輻射水平的上升在反應堆建築物附近最為明顯,因此有人擔心安全殼結構已損壞,儘管俄羅斯當局否認了這種可能性。感測器網路在 2 月 25 日凌晨突然停止報告,直到 2022 年 3 月 1 日才重新啟動,因此部隊調動對該地區造成的干擾的全部程度尚不清楚。
如果事實上,輻射讀數上升是車輛揚起的灰塵造成的,而不是任何安全殼設施的損壞,並且假設這種上升只持續了幾個小時,那麼不太可能引起長期擔憂,因為一旦部隊透過,灰塵將再次沉降。
但是俄羅斯士兵,以及被劫為人質的烏克蘭核電站工人,無疑吸入了一些揚起的灰塵。研究人員知道,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塵土可能含有放射性核素,包括銫 137、鍶 90、幾種鈽同位素和鈾,以及鋂 241。即使在非常低的水平下,如果吸入,它們也都是有毒、致癌或兩者兼有。
可能對更遠地區的影響
也許該地區更大的環境威脅來自於,如果發生森林火災,儲存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可能釋放到大氣中。
近年來,此類火災的頻率、規模和強度有所增加,可能是因為氣候變化,這些火災已將放射性物質釋放回空氣中,並廣泛傳播。森林火災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很可能代表了切爾諾貝利遺址對該地區下游人類以及禁區內野生動物的最大威脅。
目前,該地區有大量的枯樹和碎屑,這些都可能成為火災的燃料。即使在沒有戰鬥的情況下,軍事活動——例如數千名士兵過境、吃飯、吸菸和生篝火取暖——也會增加森林火災的風險。
很難預測放射性沉降物對人類的影響,但對動植物的後果已有充分記錄。長期暴露於即使是相對較低水平的放射性核素,也與野生動物的各種健康後果有關,包括基因突變、腫瘤、白內障、不育和神經功能障礙,以及高汙染地區種群數量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對於電離輻射而言,沒有“安全”水平。對生命的危害與暴露水平成正比。如果正在進行的衝突升級並損壞了切爾諾貝利的輻射控制設施,或烏克蘭其他四個地點的15 座核反應堆中的任何一座,那麼對環境的危害程度將是災難性的。
本文最初發表於 The Conversation。閱讀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