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礦工

細菌提取金屬,並在之後清理殘餘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自青銅時代以來,採礦技術並沒有太大變化:要從礦石中提取有價值的金屬,需要施加熱量和化學試劑,如木炭。但這種技術需要大量能源,這意味著對於金屬濃度較低的礦石來說,成本太高。

礦工們越來越多地轉向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廉價且在環境溫度下從低品位礦石中提取金屬。透過使用細菌,礦業公司只需在廢堆中播撒微生物並用稀酸灌溉,就可以從金屬濃度低於1%的礦石中提取高達85%的金屬。在堆內,AcidithiobacillusLeptospirillum 細菌氧化鐵和硫以獲取能量。當它們吞噬時,會產生活性三價鐵和硫酸,這會降解岩石物質並釋放出有價值的金屬。

生物技術也被用於清理舊礦山產生的酸性徑流,在此過程中提取最後一點珍貴的金屬。DesulfovibrioDesulfotomaculum 等細菌可以中和酸併產生硫化物,這些硫化物與銅、鎳和其他金屬結合,將它們從溶液中拉出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由於高品位礦石日益稀缺,生物採礦近年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據礦業顧問 Corale Brierley 估計,全球近 20% 的銅來自生物採礦,自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產量翻了一番。“礦業公司過去丟棄的東西,我們今天稱之為礦石,”Brierley 說。

下一步是將細菌清潔工應用於礦山廢料。威爾士班戈大學研究酸性礦山排水生物解決方案的 David Barrie Johnson 估計,細菌礦山清理需要 20 年才能實現收支平衡。“隨著世界走向一個減少碳依賴的社會,我們必須尋找能源需求更低、更自然的方式做事,”Johnson 說。“那是長遠目標,事情正朝著那個方向順利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