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座和阿波羅號宇航員邁克爾·柯林斯,在世界首次登月任務期間繞月飛行,享年 90 歲。
柯林斯於週三(4 月 28 日)去世,他的家人和美國宇航局對外宣佈了這一訊息。
柯林斯的家人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很遺憾地分享,我們摯愛的父親和祖父在與癌症進行了一場英勇的戰鬥後,今天去世了。他平靜地度過了最後的時光,他的家人陪伴在他身邊。邁克始終以優雅和謙遜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以同樣的方式面對他最後的挑戰。我們會非常想念他。但我們也知道邁克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過上他所過的生活。我們將尊重他希望我們慶祝而不是哀悼他一生的願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他的家人說:“請加入我們,深情而喜悅地回憶他敏銳的才智、他安靜的使命感以及他從太空回望地球和從他的漁船甲板上凝視平靜水域而獲得的睿智視角。”
作為美國宇航局阿波羅 11 號任務的指揮艙駕駛員,柯林斯繞月飛行,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於 1969 年 7 月 20 日在寧靜基地著陸。當他的兩名機組人員從月球表面返回時,柯林斯處於一個獨特的位置,可以拍攝一張全人類的照片——他的宇航員同伴在月球艙內,而其他所有人都在遙遠的地球上。
任務控制中心將柯林斯的經歷比作第一個存在的人。“自亞當以來,沒有任何人像他那樣孤獨,”一位任務評論員說。柯林斯後來拒絕了這個說法。
“那是胡說八道,”柯林斯在 2019 年阿波羅 11 號任務 50 週年紀念日時說。“你把一些薩摩亞人放在晚上太平洋中間的小獨木舟上,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也不知道如何到達那裡。他可以看到星星,它們是他唯一的夥伴,而且他不和任何人說話。那個人是孤獨的。”
“哥倫比亞號[指揮艙]是一個舒適、安全、寬敞的地方。如果我願意,我可以喝熱咖啡,可以聽音樂,窗外有美麗的景色,”柯林斯在對 collectSPACE.com 的採訪中說。
通往月球的道路
作為美國宇航局 1963 年選出的第三批宇航員的成員,柯林斯加入首次登月任務的道路始於為期三天的地球軌道飛行。被任命為雙子座 10 號的飛行員,柯林斯於 1966 年 7 月與約翰·楊一起發射,執行了一項演示與兩個火箭級會合和對接的任務。
柯林斯在雙子座 10 號上進行了兩次太空行走,成為第四個離開航天器在太空真空中工作的人。在他的第二次艙外活動 (EVA) 中,柯林斯成為第一個轉移到另一輛航天器的宇航員,從早期發射的阿基納目標級的外部取回了一個宇宙塵埃收集器。然而,他的太空行走並非一帆風順。
“我到達了這個該死的阿基納,它不是用來抓的,但我必須抓住它,”柯林斯在 1997 年美國宇航局口述歷史採訪中說。“所以,我第一次抓住它時,我走到了它的盡頭,它有一個對接環。對接環是為了光滑而建造的,以便進入其中的探針將被迫進入其中。它們有光滑的邊緣,這就是我抓住的地方。”
“嗯,我抓住了對接環。它不是用來抓的——笨重的手套,我的動量仍在帶著我前進,所以我滑了一下,當我過去時,我開始翻跟頭,直到我到達繫繩的末端,然後它把我甩了一個大大的弧線,”他說。
柯林斯使用手持式氣體推進器來控制自己,在楊把雙子座艙靠得更近後,他再次嘗試,這次成功地抓住了一些阿基納上的電線來穩住自己。
柯林斯說:“這更像是雜技和空中飛人表演,而不是你在太空計劃中會想到的事情。“如果我們真的更認真地考慮過,我們會說,‘好吧,當你過去時,你要抓住什麼?然後你要用哪隻手抓住它?你要如何穩定它?你要把你的手和腳放在哪裡,什麼東西會把你固定住?’”
“也許答案是,‘嘿,讓洛克希德公司在阿基納號的前端安裝幾個把手,’然後這將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情。但我們沒有想到這一點,”他說。
在雙子座 10 號之後,柯林斯被分配到一項計劃中的在地球軌道上測試完整的阿波羅號飛船的任務(那次飛行,阿波羅 8 號,後來改為首次將人類送入月球軌道的任務)。然而,在訓練過程中,柯林斯的腿部出現了問題,最終需要手術來糾正頸椎間盤突出。考慮到他恢復所需的時間,柯林斯被從機組人員中移除,並被重新分配到阿波羅 11 號。
儘管他後來思考阿波羅 8 號是否有一天會被視為更具歷史意義的任務(“當你從 100 年後回望時,哪個更重要,是人類離開他們的母星的想法,還是人類到達他們附近的衛星的想法?”),柯林斯很高興成為阿波羅 11 號機組人員的一員——即使他不是登月者之一。
“這是我被問過無數次的問題之一,‘天哪,你離月球那麼近,但你沒有著陸。這真的讓你很煩惱嗎?’ 它真的沒有,”他說。
“我真的覺得自己很榮幸能加入阿波羅 11 號,擁有那三個座位之一。我的意思是,宇航員辦公室裡有些人會為了擁有那三個座位之一而割我的喉嚨。我很高興擁有這三個座位之一,”柯林斯說。“我擁有三個座位中最好的嗎?不。但我對我擁有的那一個感到滿意嗎?是的!我沒有任何沮喪或怨恨的感覺。我對整個事情感到非常、非常高興。”
他對任務的許多貢獻之一是設計了阿波羅 11 號的徽章。在替補機組人員吉姆·洛威爾的建議後,柯林斯試圖將美國鷹融入徽章中。
“當然!有什麼比鷹更好的象徵——鷹降落了,不是嗎?” 他在 1974 年出版的回憶錄《攜帶火焰:一名宇航員的旅程》中回憶道。“在家裡,我瀏覽了我的圖書館,最終在國家地理雜誌的一本關於鳥類的書中找到了我想要的東西:一隻白頭鷹,起落架伸出,翅膀部分摺疊,準備著陸。我把它描在一張薄紙上,並勾勒出月球表面佈滿隕石坑的斜檢視。就這樣,阿波羅 11 號的徽章誕生了。”
在阿波羅 11 號起飛之前,柯林斯就決定這將是他最後一次任務,他在兩次飛行中總共在太空中度過了 11 天 2 小時 4 分鐘後,從月球濺落回地球。
環遊世界
邁克爾·柯林斯於 1930 年 10 月 30 日出生於義大利羅馬,他的父親是一位美國陸軍職業軍官,當時駐紮在那裡。在從俄克拉荷馬州到紐約州到馬里蘭州到俄亥俄州到波多黎各到德克薩斯州到弗吉尼亞州搬遷之後,柯林斯就讀於華盛頓特區的聖奧爾本斯預備學校。然後,他獲得了紐約西點軍校的任命,柯林斯於 1952 年在那裡獲得了理學學士學位。
柯林斯加入空軍,在內華達州的內利斯空軍基地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喬治空軍基地接受了 F-86 戰鬥機的訓練並駕駛該機,之後在 1956 年匈牙利革命期間被分配到海外的法國尚布利-比西埃空軍基地和西德。他於次年返回美國,在那裡參加了飛機維護軍官課程,然後指揮了一個移動訓練分遣隊,前往世界各地的空軍基地。
1960 年,柯林斯前往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空軍實驗飛行測試飛行員學校(後來的航空航天研究飛行員學校)報到,在那裡,他加入了與未來的宇航員弗蘭克·博爾曼、吉姆·歐文和托馬斯·斯塔福德相同的受訓班。他申請了美國宇航局第二批宇航員,但沒有被選中。
相反,在 1962 年,他參加了一個關於太空飛行基礎知識的研究生課程,其中包括駕駛 F-104 超音速噴氣式飛機飛行到 90,000 英尺(27,000 米)的高度,並在拋物線飛行中進行失重訓練。他畢業後返回德克薩斯州蘭道夫空軍基地進行戰鬥機行動,當時他被美國宇航局第三批宇航員接受。
在駕駛雙子座 10 號飛行之前,柯林斯的第一個任務是專門研究該計劃的宇航服的開發。然後,他擔任雙子座 7 號任務的替補飛行員。
在 1967 年的阿波羅 1 號火災之前,這場火災奪去了三名宇航員的生命,柯林斯正在與博爾曼和斯塔福德一起為當時計劃的阿波羅計劃的第二次載人飛行進行訓練(在悲劇發生後,任務被取消)。
如果他選擇在阿波羅 11 號任務之後留在宇航員隊伍中,柯林斯認為他會被提供阿波羅 14 號替補機組人員的席位,這很可能會使他指揮 1972 年的最後一次登月任務阿波羅 17 號。
“在 1969 年 6 月,我甚至數不到 17,而且今天我對我所做的決定沒有任何遺憾,”柯林斯在 1974 年寫道。“儘管如此,我在三年半後在那次飛行中以超過平均水平的興趣觀看了吉恩·塞爾南。”
相反,在隔離 21 天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月球細菌”,在紐約和芝加哥參加紙帶遊行,參加國宴,向國會聯席會議發表講話,並在 38 天內訪問了 22 個國家後,柯林斯於 1970 年 1 月從美國宇航局辭職。
月球之後
在尼克松政府的招募下,柯林斯接受了國務院公共事務助理國務卿的職位,但他發現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並在一年後離開,成為史密森尼學會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
柯林斯積極倡導為博物館提供資金,並在國會批准預算後監督博物館的建設。他主持了博物館於 1976 年 7 月 1 日的開幕儀式,屆時他的阿波羅 11 號指令艙“哥倫比亞”號以及他在任務中攜帶的許多個人物品公開展出。
柯林斯一直擔任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館長,直到 1978 年他成為史密森尼學會的副部長。他於 1974 年完成了哈佛商學院的高階管理課程,並在 1980 年擔任了美國宇航局承包商 LTV 航空航天公司的副總裁。
1982 年,柯林斯從空軍退役,軍銜為少將。1985 年,他離開 LTV,創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
除了被譽為宇航員回憶錄中最佳的《帶火》之外,柯林斯還著有《飛向月球和其他奇特的地方》(法拉爾、斯特勞斯和吉魯出版社,1976 年)、《升空!美國太空探險的故事》(格羅夫出版社,1988 年)和《火星任務:一位宇航員對我們未來的展望》(格羅夫·魏登菲爾德出版社,1990 年)。
為表彰他對太空計劃的貢獻,柯林斯榮獲多項獎勵,包括美國宇航局傑出服務獎章、美國宇航局卓越服務獎章和功績勳章。他和他的阿波羅 11 號機組人員一起被授予科利爾獎盃、總統自由勳章、哈蒙獎盃和國會金質獎章。他還入選了美國宇航員名人堂和國家航空名人堂。
月球上的一個隕石坑和小行星以柯林斯的名字命名。在寧靜基地首次發現的礦物“臂鐵橄欖石”包含了他的名字以及他的機組人員的名字。柯林斯與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一起,在佛羅里達州美國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矗立著一座雕像,他的名字出現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四個圓形牌匾上。
柯林斯在 2009 年的電影《青春大反抗》中飾演了一個“老人”,並在長篇紀錄片《月球陰影》(2007 年)、《阿姆斯特朗》(2019 年)和《阿波羅 11 號》(2019 年)中以本人身份出鏡。演員吉姆·梅茨勒(《阿波羅 11 號》,1996 年)、加里·艾爾維斯(《從地球到月球》,1998 年)、盧卡斯·哈斯(《登月第一人》,2018 年)、瑞安·肯尼迪(《為了全人類》,2019 年)和安德魯·波茨(《王冠》,2019 年)都曾扮演過他。
柯林斯先於他結婚 57 年的妻子帕特里夏·芬尼根和兒子邁克爾去世。他身後留下了兩個女兒,凱特·柯林斯和安妮·柯林斯·斯塔,以及七個孫輩。
版權所有 2021 年 Space.com,Future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再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