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毒蝸牛”的增強記憶揭示了為什麼成癮難以控制

在甲基苯丙胺影響下形成的蝸牛記憶比在無藥物條件下形成的記憶更強,這表明精神聯想是強迫性藥物使用的強大驅動因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水生蝸牛吸食甲基苯丙胺時,它們是否能更好地記住學到的課程?華盛頓州立大學普爾曼分校的芭芭拉·索格與卡爾加里大學醫學院的肯尼斯·盧科維亞克合作,研究與蝸牛的合作是否能為為什麼藥物記憶如此強烈,以至於它們似乎將癮君子拉回重複使用和成癮提供線索。

該團隊用所謂的巨型池塘蝸牛Lymnaea stagnalis進行了實驗。據盧科維亞克說,當水中氧氣含量高時,蝸牛透過皮膚呼吸,但當氧氣含量下降時,蝸牛會將呼吸管伸出水面以補充攝入。雖然人類大腦中有大約500億個神經元用於記憶,而蝸牛隻有20,000個,但其機制是相似的。據盧科維亞克說,“大自然母親非常保守。任何有效的東西,她都傾向於在其他生物中重複使用,即使高度複雜。”

該團隊訓練蝸牛在氧氣含量低的情況下也保持呼吸管關閉,方法是每當它們將呼吸管抬高到水面以上時就用棍子戳它們。蝸牛需要進行兩次大約一小時的訓練才能記住24小時以上的內容。因此,科學家團隊測試了甲基苯丙胺是否會增強蝸牛的記憶力。他們在池塘水中摻入冰毒,重複了課程。當他們在 24 小時後測試蝸牛時,蝸牛似乎沒有記住他們的課程。但是,當他們在回憶測試中將甲基苯丙胺放入水中時,蝸牛的表現異常出色。據盧科維亞克說,“只需要一次訓練課程就可以啟動持久記憶,而通常情況下,蝸牛需要兩到三次才能展示類似的回憶。”

該團隊在5月28日出版的《實驗生物學雜誌》上報告說,即使在訓練前幾個小時服用甲基苯丙胺似乎也能增強記憶力。索格認為,這可能表明為什麼當甲基苯丙胺成癮者透過再次使用甲基苯丙胺或只是將自己置於形成這些記憶的環境中而引發“快感”體驗的回憶時,很難擺脫毒品。該團隊也很難否定或掩蓋受藥物影響的蝸牛所學到的教訓。索格將強烈的藥物誘導記憶稱為病理性記憶,“因為即使成癮者決心不再重複這種行為,它們也會引發藥物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