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臭氧空洞可能有利於氣候變化

修復平流層中的巨大裂縫的努力也可能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幾十年的化學汙染破壞了地球上層大氣中的臭氧層,該臭氧層保護地球免受太陽紫外線的有害影響,每年夏天都會在南極上空形成一個空洞,其大小几乎與南極洲相當。但是,自1996年一項國際條約禁止了導致這一問題的化學制冷劑和推進劑(稱為CFC或氯氟烴)以來,季節性破裂的面積一直在縮小——科學家預測,它可能在本世紀末停止形成。

這不僅對臭氧空洞來說是個好訊息,對氣候來說也是個好訊息。大氣科學家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指出,修補臭氧(一種氧氣)層中的裂縫可能有助於治癒另一個環境問題:氣候變化。

原因是:封閉裂縫可能會影響南極洲周圍的西風氣流,這些氣流會影響從海冰範圍到南半球沙漠位置的一切。根據科學研究和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開發的數學模型——該委員會去年確定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造成的危險——全球變暖已將這些風推向兩極,從而改變了整個南半球的天氣模式。新的研究表明,修復臭氧可能逆轉南極洲乃至全球的變暖。

哥倫比亞大學的大氣科學家、研究作者洛倫佐·波爾瓦尼說:“風驅動著一切,包括風暴的位置、乾燥帶和沙漠、冰川和海洋環流以及海洋對碳的吸收。” 幾十年來,這些風在南極洲附近加速;他說,修復臭氧將削弱風力,並將其推回赤道,從而影響整個南半球的天氣,包括南極洲以及澳大利亞、非洲部分地區和南美洲。

這也意味著,隨著風繼續轉移並允許相對較暖的空氣覆蓋它,地球最南端的大陸未來可能會經歷變暖,從而可能加速冰架的融化。此外,波爾瓦尼認為,如果沒有空洞,隨著溫室氣體濃度也上升,補充的臭氧會捕獲更多的熱量。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大氣科學家朱迪思·珀爾維茨及其同事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該結論最近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雜誌上。但她指出,科學家們據以進行這些預測的模型都不能說明全部情況,因為它們尚未將所有可能的變數納入計算中。例如,她說,沒有人考慮到海洋——對地球溫度的調節至關重要——如果臭氧空洞被封閉,海洋將發揮的作用。

珀爾維茨說,包括海洋影響在內的計算機模擬現在正在執行,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預測全球變暖和臭氧變化的潛在後果,以及必須採取哪些措施來限制損害。

*勘誤(2008年6月16日):我們對本文最初的標題和措辭造成的誤解感到遺憾,該標題和措辭宣告修復臭氧層可能會加速氣候變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