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如何造句?

複雜的句子結構可能依賴於一個出人意料的簡單系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構建語法正確的句子似乎需要高階認知技能,但事實證明,我們的創造性語言能力可能依賴於一個比通常認為的更簡單的系統。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構建句子的能力可能源於程式性記憶——與讓我們的狗學會聽從坐下命令的簡單記憶系統相同。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維克多·S·費雷拉說,科學家區分了程式性記憶(與學習游泳等技能相關)和陳述性記憶(儲存知識,包括事實和事件記憶,例如生日)。為了找出我們在造句時哪個系統在起作用,費雷拉和他的團隊利用了一種稱為句法永續性的現象——說話者傾向於使用他們在以前的句子中使用或聽到的相同語法模式。

研究人員測試了四名健康人和四名失憶症患者。失憶症患者的程式性記憶完好無損,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透過重複練習來學習技能,但他們的陳述性記憶能力受損,使他們無法記住新的事實。首先,所有參與者都聽到並重復了一個句子。然後他們看到了一張不相關的圖片,並必須描述它。最後,參與者聽到了另一個句子,該句子與原始句子相同,或者在含義或語法結構上略有改變,或者兩者兼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兩組人在描述圖片時都傾向於使用主要句子的語法規則;然而,失憶症患者不記得他們以前見過這個句子。費雷拉說,他們仍然使用它的句法結構這一事實令人驚訝,因為它表明程式性記憶系統負責將語法句子組合在一起。他補充說,這些發現也揭示了我們對程式性記憶本身的理解,程式性記憶曾被認為僅限於特定經驗和運動技能。這項研究表明,它也能夠支援抽象知識,使其“比以前認為的更強大”,他解釋說。

注意:本文最初以標題“語法記憶”印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