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冰迫使一萬頭海象變為“旱鴨子”

這是四年內第三次,海冰匱乏迫使阿拉斯加的海象上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笨重的海洋哺乳動物通常在夏季棲息在向北漂浮的冰面上,並定期潛入海底覓食。但今年,與 2007 年和 2009 年一樣,楚科奇海東部海冰的缺乏已迫使數千頭海象聚集到陸地上。

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阿拉斯加地區辦事處的發言人布魯斯·伍茲說:“我們目前最大的擔憂是踩踏事件。這對這些動物構成了巨大的風險。”

這是因為這些高度群居但又容易受驚的動物聚集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它們通常最多 500 只的群體。

幼年動物受傷和死亡的風險最大,它們與每隻重約 1 噸的成年雌性海象相比顯得矮小。

去年,當海象在阿拉斯加冰角海岸尋求庇護時,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發現,在那裡被踩踏致死的 131 只動物中,許多是幼年海象。近年來,俄羅斯也報告了類似的致命踩踏事件(ClimateWire,8 月 10 日)。

對踩踏事件的擔憂
到目前為止,今年尚無證據表明萊角發生了任何踩踏事件,聯邦官員正試圖保持這種狀態。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建議在該地區飛行的飛機保持至少 1,500 英尺的高度和距離動物半英里的橫向距離。該機構還要求船隻與海岸保持半英里的“緩衝區”。

有關海象異常行為的訊息傳來之際,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正在考慮將《瀕危物種法》的保護範圍擴大到這些動物。該機構必須在 1 月份之前決定是否有必要為海象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生態學家查德·傑伊的工作包括標記和追蹤海象,他說,這些動物似乎在上個月下旬開始上岸。

他說:“它們在近海的一個名為漢娜淺灘的區域使用了數週,但那一點點冰也消失了。我們有幾隻動物向西移動到俄羅斯水域,並在那裡找到了一些冰,但相當多的動物已經來到阿拉斯加上岸。”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人員此前曾懷疑這些動物今年可能會再次在岸邊避難,因為北極海冰一直徘徊在 2007 年創下的歷史夏季低點附近。

傑伊說,科學家們曾在冰角紮營,海象在 2007 年和 2009 年在那裡上岸避難,等待觀察和標記動物。但海象讓他們感到驚訝,它們在更南約 50 英里的萊角避難。

喜冰巨牙象的黯淡未來
傑伊說:“這是過去四年中發生的第三次,我們仍在學習和尋找規律。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2008 年,大陸架上方有足夠的冰,它們從未上岸,但我們有點押注它們今年會再次上岸。”

科學家們不確定海象將在萊角停留多久。但對他們來說更不清楚的是,從長遠來看,海象將如何生存,因為許多模型預測北極可能會在 2040 年之前出現夏季無冰期。

在美國地質調查局,傑伊和他的同事正在增加他們用無線電項圈追蹤的海象數量。他們還開始了研究,以確定如果這些群居動物年復一年地上岸,近岸區域是否能提供足夠的食物和棲息地。

他們上週發表的初步研究之一發現,“到本世紀末,這些動物的生存狀況明顯惡化”。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表示,到 2050 年,北極海象中可能有 22% 被歸類為“脆弱、稀有或滅絕”,到 2095 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 40%。

傑伊說:“這一切都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而且該模型的構建方式試圖儘可能多地捕捉這種不確定性。”

© .